安民心 集智慧 科学重建民生放首位
——杭州对口支援青川援建成果盘点(一)
竹园新区各开工项目建设施工人员,大雪纷飞不停工,赶工期,向规定完工时间节点发起冲刺。
2009,杭州援建克难攻坚,击鼓奋进。
这一年,对口援建难题一个个攻克,“双百攻坚战”、“奋战七八九,打好项目开工战”, 指挥部营地遭遇“7.16”特大洪水浸袭,县城不搬迁援建项目调整多次。
这一年,竹园新区建设6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学校、卫生院等14个项目如期竣工。
这一年,产业援建“重头戏”---黄沙工业园配套工程开工。 同时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发展目标的食用菌、核桃、竹笋、蔬菜、猪兔、农家乐旅游等生态特色产业在“一镇三乡”蓬勃兴起,产业小区块星罗棋布,已初步形成规模和格局。
这一年,来自后方支持力度更大,帮助也更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援建工作听汇报作指示,亲临前线指挥。各援建成员单位积极帮助支持对口援建。2009年底,市本级副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就有145人次来过青川。
2009年岁末隆冬,青川竹园新区援建工地,“一镇三乡”农居房配套项目工地机声隆隆。白家乡佛山村民刘小芬指着即将完工的庭院围栏说:“快要过年了,房前屋后整得漂亮、清爽,一家人住得更加巴适。”杭州对口乡镇农房重建和维修加固全面完成,城乡居民都已住进永久性住房,通村水泥路通向家门口,自来水管铺进新家。如今的青川,父老乡亲正迈步走上新农村建设的大道。
民生优先,安居才能乐业。在杭州援建的竹园片区,迁新居、住新房,无疑是震后这一年来最常见,也最让百姓开心的事。目前“一镇三乡” 农房改新建和危房加固完成后,进入了农居点配套工程建设。陈家坝两万平方米安居房项目全部结顶,完成外墙粉刷,四万平方米梁沙坝安居房项目部分主体已经结顶。
房建项目质量安全不可掉以轻心。杭州援建的医院、学校等设计建设标准都比较高,别看卫生院面积不大,安全设计却一点都不含糊。二、三层的房子一样采用框架结构,防震按八度设防,每层楼安装了灭火器,解决安全隐患。当地的老百姓说,房子建设得这么好,这么牢固,这样的房子我们住起来心安。
杭州援建面对困难在这么短的时间,援建项目推进快速,离不开后方的“智力帮助”。援建成员单位市发改委、市建委、市经委、市农业局、市林水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积极参与,多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入川帮助项目规划,施工质量安全检查。后方单位派出长住青川的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等技术管理干部就有18人。只要前方有需要一一答应,为援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科学规划是科学重建的第一道门槛。青川地处山区,地形十分不规则。杭州援建入川第一件事,便是深入实地勘测,了解各工程项目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编制出初步规划和项目设计,然后征求当地意见。一些重大项目还邀请他们到现场介绍设计理念,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反复进行修改方案,最后提供专家评审。
陈家坝、竹园坝、梁沙坝、史家坝4条防洪堤设计之初,当地水利部门只提供了有限的水利资料,没有技术资料。援建人员起初没有办法进行工程设计,只能一边测量,一边逐点调查水文资料,探讨最优设计方案。援建技术人员拿出了路堤结合,防洪兼顾景观一体的防洪堤设计方案,专家评审时一次性通过,并得到好评。
今年青川“7.16”特大洪水侵袭竹园镇,按防洪堤原定规划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项目建设中及时调整设计,提高局部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70年标准”来建设。建峰九年一贯制学校原定建设规模经过深入调研和专家论证,缩减综合用房面积,增加了电化教室用房,在使用功能上更加完善,节省的资金用于学校配套设施建设。“这种用心的思考,这样科学的设计,让我们得到了更多实惠。”该校校长说出了受援方的内心话。
“办公室”设到工地,现场把好质量关。面对建材价格、人工工资上涨,杭州援建尽可能精打细算节约成本支出,也不让工程简约,在材料质量上不“打折扣”,也不为进度而赶工期。有一次,房建办技术干部到白家学校施工现场检查,发现车运商品混凝土因为堵车过了保质时间,毫不犹豫要求消毁。先前浇好的教学楼、综合楼工程的构造柱和部分过梁、墙体存在质量隐患,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将有质量问题的柱子全部打掉,按图纸要求返工。
陈家坝防洪堤有一个50米的施工断面,援建工作人员检查时发现,护坡的厚度不足,坡沿线性不流畅,打个马虎眼也可以让工程过关,但为了保证工程真正达到100%合格,当即要求施工单位全部扒掉返工。杭州援建所追求的就是工程质量安全“百分百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