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桐庐
潇洒桐庐 秀美乡村
天光云影共徘徊 胡军摄
栖居山林 赵雄军 摄
山花盛开的阳山畈 王彤 摄
桐庐农家春色 汪玉英 摄
悠游桃花源 王天瑞 摄
畲乡靓女 王天瑞 摄
其乐融融 濮丰 摄
深澳古村 王彤 摄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三国吴王孙权黄武四年(225年),富春县分出相溪乡置桐庐县,属吴郡,这是桐庐建县之始。《方舆胜览》载:“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此乃桐庐得名出处。
1700多年前,“潇洒桐庐郡”、“流水带花香”成为了文人墨客对桐庐的吟咏,千百年历史烟云散尽,但桐庐依然以其钟灵毓秀的秉性和大气磅礴的气质,紧紧勾住世人的心神和眼球,继而演绎了一个厚重而又轻灵的特质——潇洒。“潇洒”一词,在辞典里被解释成两种意思:一是自然大方,不拘束;二是清逸的样子。与桐庐的秀美乡村搭配在一起的时候,潇洒一词更显清逸洒脱之韵味。“富裕桐庐、山水桐庐、人文桐庐、活力桐庐、和谐桐庐”,她们就像“潇洒桐庐”这个品牌形象结出的同根连枝的五彩奇葩,绽放在迢迢碧水的富春江畔,成为“美丽乡村”生动的灵魂。
从今年开始,桐庐县大力实施“5525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5条美丽乡村风情带,开展5大乡村风情节,重点培育25个风情特色村,努力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弘扬乡村文化、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当地农民。力争到“十二五”末,桐庐的行政村基本达到“五美”: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这是一幅美不胜收的蓝图,一座座青山连绵,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一处处村落点缀,因文化而流动的山水……外在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和设施完善,与内在的社会和谐、产业发展、生活富裕和文明提升互为表里,完整构成“潇洒桐庐,秀美乡村”。
美丽乡村在桐庐
示范·美丽乡村
乡村新貌 秀美如画
杭州向西50公里,桐庐的最东面江南镇,有个环溪村,村子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清澈的天子源和青源两条溪流汇合于村口,环溪由此得名。
这里是《爱莲说》作者,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的集居地,近3000村民几乎都姓周。
走进环溪村,古树高大葱茏,小桥婉约玲珑,菜园鱼塘,茂林修竹,就像走进了唐诗宋词里描绘的美妙意境。祠、庙、厅、堂、亭、寺、桥、渡、井、塘、堰,环溪村保存着完整的古代宗法血缘式建筑群,这里有古建筑20余幢、历史建筑30余幢(处),如爱莲堂、尚志堂、安澜桥、保安桥,村口的千年古银杏,更被称为“夫妻树”,是村里一大景观。
2009年开始,环溪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创建美丽乡村,先后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古村落、杭州市第二批“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桐庐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
爱莲堂里,现在已成立爱莲书社,订阅了报刊,配备了阅览桌椅、阅报架,目前有藏书近5000余册,光碟200张。书社还是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点之一,无论村民还是游客,都能在这里读书看报。
出了爱莲堂,来到三棵古银杏树前,1000多年前,正是这三棵银杏,吸引了环溪村先祖周敦颐定居于此。
一路上,发现好几处绿地上,竖着一块块牌子,上边标着“污水处理责任人”等信息。
“这是‘人工湿地’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里每10到20户,就建一个污水处理池,污水在里面经收集沉淀、厌氧处理、湿地处理(处理池顶部种上亲水性植物,吸收污水中的氨氮),排放出来就是干净的水了。”周主任说。
如今,环溪村不仅环境悠然,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石径,竹篱,卵石墙,木头架构。一副竹质对联:“花木清香庭草绿,琴书雅趣画堂幽”,透出几丝文气来。每天,该村的“爱莲堂”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老年人聚在这儿聊家常,放学归来的儿童手不释卷地在“爱莲书社”里埋头阅读……
除了环溪村,还有荻浦、深澳、阳山畈、芦茨、莪山畲族风情村等,桐庐的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矫健——通过实施统筹城乡精品工程,打造5条美丽乡村风情带(乡村风情带、古风民俗带、产业风情带、诗画山水带、生态养生带),开展5大农事节庆,重点培育25个风情特色村。并且依托富春江丰富的山水资源、秀丽风光、文化底蕴,通过对风情特色村建设以及沿线水路码头、亲水平台、村庄整治、生态修复、县城滨江风情大道等“三江两岸”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的实施,打造集秀美山水、田园风光、桐城新貌、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的富春江“最美三十里画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