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热点专题> 2012年专题> 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社会文化
一位女边检员眼里的粤港往来变迁

2012-06-25 15:14    杭州网

又一趟列车缓缓驶离位于广东东莞的常平火车站,奔向下一站——香港九龙。对于1997年7月分配到东莞边检站的女边检员吴文静来说,这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了。

如今,15年过去了。在她和同事厚厚的记录簿里、在一台台高速运转的工作电脑里,东莞边检站这个内地和香港间往来的重要门户已经从当年的“单行线”成为两地间居民往来的“双通道”,也见证了内地和香港的交流与融合。

带动两地经济发展

1997年5月18日和19日,首趟京九(北京-香港九龙)、沪九(上海-香港九龙)列车分别投入试运营。当时,京九沿线108个车站和沪九沿线12个车站的旅客,均需要在东莞常平下车,办理出入境手续。常平成为了连接内地和香港间的重要“走廊”。

在吴文静的印象中,那时的常平镇周边大多还是甘蔗地、水塘和稻田,而从香港回归起,这里的发展,就如同飞驰的列车一样,驶上了“快车道”,成为工厂区集中的制造业重镇。

在吴文静和她同事的记录簿里,仅1997年当年,出入东莞边检站的旅客就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1万人次。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了空前的95万人次;现在,随着其他更多口岸的开通,往来旅客基本稳定在70万人次左右。

比起人次增长,更大的变化,是人流越来越多的从“单方向”变成“互往来”。吴文静说,在1997年之前,在常平出入境的旅客大多数还是香港居民,;1997年香港回归后,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比例基本上达到了1比1”。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1978年以来,先后有1万多家港企到东莞设厂扎根,2011年,居住在东莞的香港居民达到10万人。

更重要的是,两地间往来的目的也从以往的“单方向”变成了“互融合”。吴文静说,以往香港居民赴内地多以探亲和投资经商为主,“现在,或者旅游,或者探亲,或者求学,或者经商投资,这些都是两地间人员的共同选择,这在以往是想也想不到的”。

热络交流拉近了距离

吴文静感觉,和15年前相比,现在想要一眼区别出“内地人”和“香港人”,已经不是容易事了。

“以前内地旅客着装比较正统,很多人往往是第一次出远门,还很兴奋、很紧张,现在不一样了。”吴文静笑着说。

2000年,每天出入常平口岸直通香港的列车仅有4对,如今已经增开到10对,平均每小时一班,单程只需花费一个小时。周末早晨出门去香港玩上一天,晚上再回到东莞,对本地人来说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

1997年,东莞口岸有8条出入境通道,到2012年已经增加到28条,外加26条自助通道。

随着交通便利化,很多香港居民一天甚至能在广东、香港间走两、三个来回。在东莞开办雨具厂的香港人陈炳仲,一周里有四天时间待在东莞,他坦言自己“内地朋友比在香港的还多”。

起初硬着头皮学粤语的陕西姑娘吴文静发现,现在会讲普通话的香港人越来越多,自己的同事中会讲粤语的也越来越多。

“大家沟通越来越便利了。”她说。

变化的不只是速度

香港回归初期,香港同胞赴大陆过关要使用回乡证,不仅排队还要盖章,当时旅客的验放速度3到4分钟不等。

吴文静回忆说,1997年,边检站内只有后台的查控中心有两、三台电脑,旅客过关查验完全靠人眼看、嘴巴问,还要把厚厚的查验本上的每个人名牢牢记在脑子里……

“花时间不说,工作强度也很大。”她说。

自1999年1月起,回乡卡逐渐取代了本式的回乡证。如今,旅客放验速度提高到45秒,而使用回乡卡进行自助查验,通关时间缩短为5到10秒钟。

陈炳仲回忆说,在香港回归前,边检站给人的感觉,是更重视“守好大门”;现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微笑服务,温馨提示,规范的用语和手势,让他们显得更加专业和平易近人,我们感觉很亲切。”

现在,东莞边检站内还设有外商援助区,免费提供复印、传真和电话等服务,方便签证出问题无法入境的旅客洽谈业务和签订合同。

吴文静说,通关速度越来越快,旅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她说:“以前是保证不出差错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时刻想着如何做到更好更快为旅客服务”。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王攀 李娜    编辑:沈涛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沈涛  网页制作:乐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