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臣煜,字纯玉,男,82岁,退休文化干部,中共党员。1949年上半年分水师范学校毕业。同年七月即解放第一年,参加革命,任小学教师。1952年调昌化县文化馆工作(文艺干部),负责文艺节目创编,文艺资料整理,辅导农民业余剧团等工作。2007年评为临安市十大民间艺术家,杭州市民俗民间艺术家、文化示范户。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民间艺术人才,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临安市评为十佳书香人家。
昌化是山区,以往都叫唱山歌,农民上山劳动时唱唱的歌,也有人说是乱话调,不能上大雅之堂的歌。1954年,为了要参加省里的“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朱臣煜和张文清两个文艺干部,编写了“里郎歌”,张家的“李三宝”等节目。参演后,两个节目获得了一等奖。后又由省选拔去北京演出,大获成功,许多媒体争相报道。该节目也被灌制成唱片。“昌化民歌”也逐渐被人们熟知。北京的成功演出使得“昌化民歌”登上了大雅之堂。朱臣煜执笔编写了题为“建设新农村”50余首的民歌,这50余首民歌由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三中全会后,朱臣煜又回到文化单位工作,和潘裕云、吴小戎三人编辑了昌化地区的民间故事、民歌、农谚三集成,主编了民歌和农谚部分。
近几年来朱臣煜陆续又为昌化地区写了“昌化风光”、“石长城”、“计划生育”、“劝君莫要赌”、“馒头节”、“二联风光”等数十首民歌。以1934年红军北上先遣队来湍口住宿一夜,撒下红色种子……为题材编写了一首“三送红军”歌,由湍源民歌队演唱后反响较好。
朱臣煜曾多次下乡发掘保护湍口镇的民间艺术。帮助各村恢复了一批特色节目。如湍口镇元宵闹灯的类别和地方戏的考证。
退休后数十年,朱臣煜在昌化镇和湍口镇小学任二年的书画兴趣班教师,回家连续三年任教本镇或昌化小学等地爱好书画的学生,在每年寒暑假期有亲朋介绍来他家学书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