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上学不愁 新桐庐人创业无忧
位于开发区的杭州奥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表面处理剂、食品添加剂、无机颜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经营为一体的综合型高科技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00余名,其中90%来自外地,且80%以上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有的已成家,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让他们为难的是子女就学问题。
在该公司上班的李师傅今年31岁,江西人,和很多外来员工一样,至今仍租住在公司附近的民房。“我的孩子今年7岁了,下半年该上学了,现在房子买不起,户口又不在桐庐,也不知道能否在桐庐读书,更不知道该如何报名,真是急死人了。”采访中,李师傅袒露心扉,他迫切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有关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政策的宣传力度。
无独有偶,来自湖南的公司员工颜女士也面临子女就学难题。“儿子今年5岁了,马上就要上小学,我和他爸为了他的读书问题伤透了脑筋。回老家,担心没人照顾,留在桐庐又不知道政策是否允许!”颜女士称,眼下为了能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公司的同事们省吃俭用,想尽办法在桐庐购房,然而,依然有很多同事面对高昂的房价只能束手无策,要想在桐庐安家还遥遥无期。“桐庐山美水美,尤其是近几年的跨越式的发展,说实话我们都很喜欢这里,很愿意留在这里创业,但是如果子女就学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或许将成为我们留在这里发展的一块绊脚石。”颜女士的一席话道出了该公司大多数员工的心声。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县的“劳动大军”。走访中,记者发现,眼下,子女的就学问题成了横亘在这支“劳动大军”面前的一大障碍。
为减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负担,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权益,我县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桐就学管理暂行办法》,坚持“融入本地、一视同仁”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和本地孩子同等待遇,一律按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入学。据统计,2011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098人(小学4294人,初中804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有4321人,占总人数的84.8%。
具体来说,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应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且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我县已取得暂住证并于当年8月底前已在我县实际居住一年及以上,同时其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与我县用人单位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并按规定在我县交纳社会保险一年及以上的,可以在我县申请就学。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须提供家庭户籍本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父母双方或法定监护人在桐的有效暂住证和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证明等七项有效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对符合这些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县教育部门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居住时间、在我县工作和交纳社会保险时间为依据,就近或相对就近安排其子女就学,并确保孩子在入学、收费、学习、评优奖励等方面与本县儿童少年享受同等待遇。”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任何学校不得以各种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在每年招生工作结束后,县教育部门还会对各级各类学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分析问题、通报情况,引导学校增强服务意识,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此外,还将要求各校加强家校联系,及时沟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创设平等、互爱的校园氛围,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使其尽快适应环境,融合到同学中去,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对一些未符合条件但又到了入学年龄或需要转学来桐庐读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位负责人表示,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了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县分别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开发区与分水镇创办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这部分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在“创业学校”获得学习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