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大家谈 寻找“老墙门”式的邻里情 |
2013年08月23日 13:37:42 星期五 |
杭州网讯 邻居,是我们在这广袤的现代社会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的生活轻而易举就投射到彼此眼中。而在杭州历史最悠久的上城区,大街小巷中的邻里关系更是扮演着比物质改善更重要的角色,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杭网议事厅”特别邀请到了上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宏萍以及上城区内街道、社区中的主要代表做客演播厅,与广大网友一起聊聊上城区的邻里价值观建设,分享生活在上城的温暖邻里故事。 “社区邻居节”、“最美小营人”评选 好活动串出“邻里情” 2003年,上城区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在全国首创“邻居节”活动。十年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动,架起了邻里交往的桥梁,也营造了温情融洽的邻里氛围。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的良好氛围。 2012年,上城区小营街道开展了“最美小营人”的评选活动。通过寻找身边的“平民英雄”, 挖掘最美的草根人物,2年来,共选出了20位最美小营人。在邻里之间形成了人人学习“最美”,人人争做“最美”的良好氛围。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传统‘老墙门’里相互照应、和睦相处的邻里友情。”上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宏萍介绍说,从去年开始,上城区还在全区开展了“邻里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培育“好邻里”典型,搭建邻里互助平台,以实际行动帮助居民在钢筋水泥墙里找回和睦亲密的邻里关系。“让居民们在活动中重拾邻里温情,让社区更有认同感、凝聚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陈宏萍说。 热心“老街坊”、“和事佬” 好邻居传递“正能量” 作为杭州的老城区,上城区内人口密度大,居住环境参差不齐,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邻里间的“美”更是少不了那些古道热肠的好邻居,老街坊, 今年82岁的王柄林老人,是近江西园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队员,退休至今已经为街坊义务修理小家电20余年。“能为大家服务,我很乐意。能受到大家欢迎,我也感到很快乐。” 在上城区紫阳街道有一个“邻里值班室”, 通过构建“老墙门”式的和谐邻里关系,让邻里共同参与社区管理。从帮邻居收衣服、代接孩子、照看孤老,到协调庭改工程、自来水接入都能值班员的身影。 樊建华是紫阳街道“邻里值班室”值班长,同时也是“邻里值班室”的倡导者之一,她直言:“虽然现在住了楼房,但邻里间的感情还是跟原来一样生活中有点什么事,大家相互帮助的热情依旧很高。” 正是有了这些热心的“老街坊”,上城区完善邻里文化的居住主张,不仅唤醒现代都市人群对渐行渐远的邻里关系的记忆、对邻里亲情的渴望,更引发了身处这个大家庭之外的人的归属感和共鸣。杭州网记者赵芳洲曾实地走访南星街道,与居民“零距离”接触,让她对“邻里”有了更深的感触,“我善良、宽容、乐于助人,这些品质永远是尘世里的一抹亮色。它们的厚度,与涵养的土壤紧密关联。唯有社会为其‘保温’,呵护每寸微光,才能让它们最终释放正能量。” 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书记李啸杰 培育优秀社会活动组织 好伙伴为“邻里情”搭建平台 除了举办各类有趣的邻里好活动,发掘乐于助人的好邻居之外,社区内一些优秀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中,也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星街道有一个叫“南星益家”的社会组织,在那里共培育了备案类社会组织132个,注册类社会组织27家,成员1500余人。培育了一大批如美政相亲会所、小雏鸟关爱服务社、乐龄互助服务站、南星大爱无疆服务中心、绿色健康饮食服务站、海潮长幼服务社等一系列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组织。 在访谈中,南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光勋表示,之所以要成立“南星益家”,是希望能将这些“散落”在不同地方的社会组织都能够聚集在一起,为邻里互助培育负责人,为文娱共享找到牵头人,为好学谦逊邀请教授人,让邻里价值观理念在社会组织中生根发芽。 作为清波街道“锦霞戏剧艺术公益培训基地”的导师,舒锦霞在访谈中则认为:“通过社会组织的平台,可以重建邻里文化,在活动中,互相传递和谐的邻里关系,重新唤回最真挚的‘邻里价值观’。” “美在邻里” 人人参与寻找“老墙门”式的邻里情 在访谈的最后,提及如何才能打破“一墙之隔不往来,擦肩而过不搭话”,建设和谐邻里关系时,在场的嘉宾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这需要每一个居民的热心参与。 “和谐的邻里关系应该是每一位居民的愿望,每一位居民都应该参与进来,通过“邻里价值观”的教育,让每一位居民有幸福感,让社区有温暖度。”陈宏萍表示,到今年年底,上城区还将评选出10个最佳的邻里践行平台,100个最美邻里团队,1000名好邻里代表。 李光勋则提出,除了居民的参与之外,更应该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要在活动中,发挥党员的先进行,通过党员的带头引导作用,让邻里关系更和谐。” |
来源:杭州网 作者:见习记者 沈妍/文 王川/图 编辑:王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