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双手为邻居铺路到家门口 |
2013年08月18日 15:55:23 星期日 |
冯师傅堆沙堡 路,是时光的血脉,通向生命不可知的隘口。 2007年的夏天,白塔岭社区樱桃山的半山腰,67号、68号门前,还有三角道上,有一个挥汗如雨的身影,独自背着沉重的水泥,用简单有力的工具,把崎岖小路修复平整,将昼日烈阳碎裂成行。 他叫冯吉祥。他是热心的老邻居,沉默的筑路人。六年,13000平方米范围内,小到十几米,大到40个平方,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的小路,在他劳作下重生,使社区老人不再为出行困扰。 “路见不平” 从自发到专业修整 时光再回到2007年。杭州木材厂改制,一部分上了年纪的员工从工作岗位上提早退了下来。在甘水巷住了二十几年的冯吉祥,选择了回到这里做一名卫生协管员。 卫生协管员除了承担一般保洁员的清扫工作外,还负责巡逻检查其他保洁员保洁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就在巡查的过程中,冯师傅发现个别垃圾房门口的垃圾总是扫不干净,主要是路面不平的缘故。他就找了点水泥黄沙,自己动手试着做了个斜坡,这样一来,清扫垃圾就事半功倍了。 也从那时起,冯师傅自发修路的“本领”,开始从“斜坡”传到菜市场门前的小道,传到鱼塘边的煤渣路,传到家家户户门前。 在生活的刀刃上没有畏惧的人,最终能够获得安宁与淡然。如同以劳累和坚忍为宿命的牛,身上有艰辛的鞭痕,拖着一柄恩善的铁犁,一步一苦行。饮苦不举眉,尝欢无扬笑,连言语都是枉然与多余。 冯师傅算是寡言,并不显山露水。交谈中得知,冯师傅现在住在半山,每天五点半出发,七点前到达社区开展工作。修路都是利用业余时间,顾不上吃午饭就开工是常有的事,更别提午休。熟练了以后,一般两、三个平方1个小时能够修葺完成。 冯师傅说,很多路虽不宽敞,却是居民们出行的必经之路,恰恰附近的居民又以老人为主。“老人腿脚不甚利索,路面不平难免磕碰跌倒”,因此在他看来,把路修平了,让居民们尤其是老人出行的安全系数提高,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原本路面坑坑洼洼,也不干净,后来路修得好了,居民看着平整清爽,垃圾都不往上面乱丢了。”说到这里,冯师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互敬互爱 老邻居也是老帮手 古道热肠的人,往往不止于做一桩好事。白塔岭社区综合治理副主任宋潘华说,冯师傅是社区的老党员、志愿者,平常谁家电灯坏了,下水道堵了,他得知后都会去帮忙。每逢降雪,他一定不畏严寒爬上屋顶,用竹棒抖落屋顶的积雪;当暴雨台风来临,冯师傅就扛着百斤重的沙袋叠在居民门前,防止积水灌入居民家中。不仅如此,“社区有独居老人近20个,上了年纪的人喜欢用井水,行动又不方便,挑水也是冯师傅的家常活。” 宋潘华说,这么多年来,冯师傅一直谦虚踏实,从来没有和邻居发生过口角,社区里居民一提到他,都会由衷地感叹,冯师傅真当好啊! 居民孙万成说,08年樱桃山上住着10几户人家,其中有4对老人。由于山路难行,台阶破损,老人只能铺石板铺将就着走,也曾经有老人摔倒。那年夏天,冯师傅就独自上山,修补了四、五十个台阶,帮老人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实在令人赞赏。由于天气炎热,由社区居民归大姐带头,大家也轮流着给冯师傅送茶水,聊表感激动容。 “很多人对冯师傅的印象就是做事极其认真,工作铁面无私,话不多,心肠好。”孙万成说。 由于白塔岭社区正在大面积拆迁,冯吉祥前几年修平的路几乎都已不复存在,只剩白塔岭41号和安家塘31号门口两条小道。 诚如宋潘华所言,冯吉祥自有低调谦和的风骨,他说人这一辈子,做好眼前的事就已足够,决心埋头苦干的时候,怎会去预料有朝一日会被拆迁翻新,成果不再。 至今依然记得结束采访,我走出社区办事处大门,天色已晚,街灯渐亮,正如内心拥有了一束光。很多时候我们和冯吉祥一样,无从知晓今日播下的,明日收获的会是什么。但至少可以沿着他所修筑的小路,走向未曾走过的远方。 |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赵芳洲 编辑:王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