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美在舍己为人的瞬间。
对生命的尊重,是真善美的根本,敬重生命,才会自觉地转“小爱”为“大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拯救他人。“最美”,就在于一旦他人遇到危急时刻,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这种“本能”的壮举,是积淀的道德力量和崇高人格的呈现。
“最美”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内在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始终没有改变蓬勃向上的方向。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汇聚起来,可以灌溉良田万顷,可以照亮璀璨星空。
万事从来贵有恒。如何让“最美现象”成为道德建设进程中源源不断的营养源泉?让“最美”之花持久绽放在浙江大地?
道德建设,官德表率。
领导干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也是实践者、带头者和示范者。当下,一些不良社会风气难以纠正,不能不说与一些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不能廉洁自律,“把社会风气带坏了”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有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一批“感动中国”干部,我们也有雷云、李友星、江小金等一批“浙江模范”。他们,掀起的精神道德之“风”,成为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风气好不好,关键看领导。“最美”的提升、深化更有待于官德的引领。如果能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做到政治清明、官员清廉;如果能够真正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全社会的贪婪、自私之风就会消减许多,诚信、互爱之风就会增长许多。
道德建设,教育为先。
当前,我们的德育欠账太久,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还没扎根人心。
教育犹如春风化雨,一个社会,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应高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推进全社会的“道德自觉”。孩子是明天的栋梁,从娃娃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更是道德建设的基石。
教育不仅要讲“大道理”,还要讲“小道理”。做一个怎么样的人?就在举手投足间,一个微笑,一份谦让,一种付出,与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密切相关,在受助者眼里,最普通的一个善举都能担得起“最美”的奖掖。
教育不仅要讲道理,更要寓教于活动。“多一个广场,少一个赌场”;“多一次讲座,少一些迷惑”;“多打一次球,少打一次架”;“多看名角,少些口角”……美德的养成,就在于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活动之中。
道德建设,制度为本。
如果说教育引导是“德治”,那么制度建设就是“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说过:“法治和德治,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
道德不可能建立在完全自觉的基础之上。对不道德的行为,必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给予最及时、最严厉、最充分的揭露和谴责,扶正祛邪,扬清激浊,“最美”精神才能在鲜明的导向中得到更好地弘扬,才能在道德实践中养成美德习惯。
对个体而言,要“道德自律”,经常想一想,自己能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而不是从他人和社会得到什么。对社会而言,要“道德他律”,给奉献者更多的尊重、爱护、荣誉和报偿,绝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再流泪,给作恶者更严厉的鞭挞和处罚,绝不能让邪恶横行。
提高自律的觉悟,强化他律的力量,“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结合起来,会有更多的“最美心灵”实现同频共振。
“最美现象”的延展,还需要道德以外很多因素的助力,经济、法律、行政、舆论、监督等相互促进,才能让“最美”引发的价值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风景”变“风尚”,长久流传下去。
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让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让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让市场经济发展更加规范,现代道德保障才能最终确立。
当今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呼唤日益强烈。社会不公不仅在贫富分化上,更在于机会的不公、规则的不公。不公导致社会心态失衡、社会戾气激增。这就需要从制度入手,让公平成为社会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人民最普遍的基本享受,这样, “最美现象”的疆域才会不断扩张,持久散香。
道德品质是教育和养成的结果,也是监督和管理的结果。道德建设不能完全靠自觉、自律,更要靠法律、靠他律、靠严管。加快制度建设,撬动法律杠杆,建立健全完善导向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制,呼唤高尚,赞美高尚,在全社会共同营造一种向善向美的风气和氛围,才能让“最美现象”成为永恒。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可以激发正能量的共同目标与价值取向,而最能够立主导、引多元的“最美”,就是中国梦最重要的基石。让我们向“最美”致敬!用价值、奉献、诚信、务实这些标志着人类精神高度的语汇,一起奏响这个时代的强音,引领更多的心灵向“最美”方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