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红:用两年的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情 |
2013年09月21日 14:04:17 星期六 |
90后出生的花花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姑娘,内心与外表同样美丽的她,早早就加入义工行列。每年,只要一有空,她就会报名各种志愿者活动。 在义工队伍中,花花调侃称自己是义工们的秘书,所有杂事她都得考虑周到,安排无误。 杭州网讯 参与公益活动三年,加入杭网义工一年,组织和参与过很多公益项目。看着这份厚实的公益履历,再对照眼前这个90后的小姑娘,着实让人有些惊讶。 她叫胡丹红,浙江财经大学一名大四的学生。杭网义工内部都以网名相称,相比她的本名,她的网名“花花”来得更为响亮。 因缘际会,她与留守儿童结缘 花花告诉我,第一次参加义工活动是在2年前。2011年6月,她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了一则组建团队前往西部暑期实践的招募帖。 一个月后,一支来自五所不同高校学生组成的团队诞生,前往贵州省纳雍县昆寨乡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开展为期15天暑期夏令营。她作为其中的一员全程参与了这个活动,也因此与留守儿童结缘。 花花说,团队最开始招募成员的时候报名的人非常多,后来暑期实践的地点确定以后,很多人因为条件太艰苦退出了。 “光去一趟,花在路上的时间最少也要三天,从纳雍县城去往昆寨一天只有两班车,最后一段路还要步行。” 父母对她的这次西行也有所阻挠,但她坚持参加。一方面是因为她小的时候在贵州待过一段时间,想趁机会可以去看看;另一方面,她也想趁年轻,用一两年的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情。 这次贵州之行,她第一次接触到“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昆寨,和中国西部很多地方一样,父母都外出谋生,留下孩子与家里的老人一同生活。这些孩子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农活,还承受着自幼父母不在身边的酸楚。 在昆寨,她结识了很多父母不在身边的小孩。其中一个上初三的女孩,因为不想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了,想和家人在一起,在初三下学期选择了放弃中考,外出打工。她也曾努力劝说这个女孩重回校园,但终究无能无力。 |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王川 编辑:程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