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3年专题>2013年度杭州“寻找美丽”活动>最新发布>
 
杭城志愿者李和平:我愿意一直做下去!
2013年09月30日 16:41:26 星期一

杭州网讯 李和平,女,60岁,原是杭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她有了另外一个身份——志愿者协会综合队队长,在采访的过程中每当提及她原来的工作,她总说不了几句,但当谈到她所在的志愿者协会及相关活动时,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仅管从事志愿者工作已有8年的时间,但李和平并不满足,甚至有些“贪心”,“如果可以,我打算以一名普通志愿者的身份一直做下去!”

“拼命三郎”只惧外人不理解

李和平是06年以休博会为契机报名加入志愿者协会的,据她回忆起初的时候她的家人并不支持她。“主要还是嫌我太辛苦了”,李和平说:“最忙的时候,往往要折腾到晚上12点多才回家,尤其是08年那会,冬天大雪纷飞的,下了班后还要赶去火车站做志愿者,我老公都说我不要命了。”

尽管有来自家人的阻力,但李和平从来没有放弃过,并最终感化了她的家人,李和平笑着告诉记者她丈夫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在外你是别人的志愿者,在家我是你的志愿者!这样的自嘲也可以看作是家人对她的鼓励和支持。谈到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李和平强调的最多的就是“幸福”二字,“我觉得我比普通的市民要幸福的多,因为我还在发挥着余热,还做着很多有意义的事!”

不过,李和平也有自己的苦恼,那就是外人对志愿者工作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去年我在钱王祠那边做文明劝导,一位熟人的家长正好骑车经过,他停下来就和我说‘李老师,我真想不明白,你一个高级工程师怎么在做这个!’”,熟人的质疑另李和平很“受伤”,但更让她气沮的是很多人都认为她们是为了钱才去当志愿者的,“很多人都当我们帮他们做事是为了钱,所以很抵触我们。”据李和平介绍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志愿者”依旧是个亲切又陌生的词汇。

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

据李和平介绍今年志愿者协会综合队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杭州博物馆的引导员工作,一个是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服务。而这两个任务在过去几年中并不在综合队的工作计划中,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于记者的疑惑,李和平做出了如下解释:“我们以前的工作就好比是等米下锅,哪里有活动我们就去哪里,然而这样造成的问题就是很多志愿者没事可干,所有志愿者三个星期才轮得到半天的工作。于是去年开始我们积极求变,和杭州市博物馆以及公交公司合作,推出了这两个志愿者活动,这样一来,我们的志愿者每两个星期就能轮到一天。”

而据李和平透露,明年综合队还将新增两项任务:一是慰问“空巢老人”,二是重要路口的文明劝导,可以预见的是综合队的成员们将变得更为充实和忙碌。

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综合队的这一转变,让队中的人力资源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利用,也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扩大了志愿者协会的影响,可谓“一箭三雕”!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综合队志愿者的来源共分两个渠道,一是高校志愿者招募,二是社会志愿者招聘。高校志愿者由于流动性大,来源不固定等原因,所以主要参与类似烟花节、吴山庙会这样的大型、临时性的志愿者活动,而社会志愿者则是今年两大重要任务的主力军。

700到3500,8年人数大跃进

如今的综合队里,既有大学生,也有普通的工薪阶级,甚至还有许多白领,人员构成日趋复杂多样。对于这个现象,李和平直言是好事,“以前队伍里面大多是像我这样的退休工人,有点闲暇可以去做公益活动,而现在不仅年轻人越来越多,30-40这个年龄段,已经成家立业的人也加入进来了,这是很不容易的。”

据了解,07年的时候综合队共有志愿者700多人,而如今这个数字翻了五倍还多,人数已经超过3500了。这其中有教师,有修车工,有学生,也有白领。团队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都已有80高龄,年纪最小的才只有12岁,还需要父母监护。“我想这也是杭州志愿者氛围越来越好的体现吧”,李和平如是说道。

在记者结束采访,行将离开的时候,李和平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她笑着将手机递给记者,指示我们看短信的内容,短信是一名志愿者发来的,上面写着:什么时候安排去吴山广场修自行车?有这样积极的志愿者团队,难怪李和平要一直做下去了!

来源:杭州网 作者:盛哲徽 编辑:王剑宜
 
 
活动安排:
1 5月—7月: 寻找、发现、展示公益美
2 7月—9月: 开展线下活动,推荐美丽瞬间
3 9月—10月: 集中展示,评比结果
4 11月: 评出最终成果,并对成果进行固化推广
策划、编辑:杭州网新闻中心 网页设计制作:葛颖蓓 技术支持:李志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