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杭网原创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体育 | 家居 | 公交 | 时尚休闲 | 消费头条 | 新闻 | 论坛
您现在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4年专题>2014年新春走基层>焦点图>

祭春


2014-02-07 08:01

马年,竹马跳得更欢实。汪黎明 摄

传统文化在朱家村代代相传。汪黎明 摄

跳啊,拍啊。聚成一个欢乐的大家庭。色影迷 摄

称称谁家的猪头重。渔影记 摄

村民们举着火把接春纳福。渔影记 摄

在热闹的欢庆队伍中,到处可以看到乡村干部服务的身影。十兄 摄

村民们用手机加入拍摄阵容。方立贵 摄

不眠的山村夜晚。 十兄 摄

引言

淳安县金峰乡是本报大视觉网最早建立的摄影基地,一直以来这里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乡俗文化,都是吸引摄影师的绝佳题材。如今,金峰乡已被杭州市文联授予“摄影之乡”。今年春节期间,金峰乡摄影节又如期而至,本报记者和大视觉网的摄影师也应邀参加了这场难得一见的祭春仪式。

初五,立春,小雨。

到金峰乡朱家村的岔路口时,天已暗。顺公路走,半空中有一队车灯,朝着漆黑的深谷开去。他们跑得很快,大约半小时,再碰见那些摄影师,周围都已经是音乐、爆竹,还有说淳安方言的村子。

朱家村口新修的停车场早就满了,但古老的时辰还没到。于是,村民在溪边的空地上燃起篝火,火光映照老树,村民和外乡人手拉手一起跳起了舞,有点像藏式锅庄的气氛。

几个村民敲锣打鼓,五只竹马也打着跳着进了群舞的圈子。竹马是村里的小孩子扮的,她们身上仍套着过年的漂亮新衣。

晚上八点,辰时,吉利。广场的喇叭停了,锣队曲风一转,一排村里的壮年汉子,从篝火中引燃了火把,“接春纳福”仪式开始。人们打开了村口堂主庙的门,族长代表主持古老感恩式后,两尊称为太公太娘的塑像被抬出,在火把队的护送下,送往朱家村中最大的祠堂——诚正堂。

诚正堂,是一幢有“大屋脊吻”的明式徽派建筑,为朱家村的先祖朱澹而建。朱澹据当地族谱记载,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第四代子孙,为逃宋元转换之际的战乱,而隐居至此。后来根深叶茂,这个小小的山谷,也就慢慢繁衍成了朱家村。

诚正堂的中央,挂有四位先祖的画像。今晚,先祖之下还安排了太公太娘的位置,他们要共同接受族人们的献祭。年复一年,数百年来,族人们最贵重的贡品,都是一只只扎花挂红的猪头,体积硕大,神态安宁。

贡品要在午夜过后才会送来,即农历正月初六。零点之前,61岁的村民朱洪福沿着村巷敲了第一遍锣,告诉大家可以出门送猪头了。朱洪福和朱百全是今晚的守夜人。他俩和另外六个族人按族谱辈分轮回,是今年祭祖仪式的操办人和主持人。朱百全讲,这个八人小组在二十五六年前,就已经承办过一次新年的“猪头祭祖”仪式。

今年的猪头,很快摆满了几十张长桌,直到晚上一点半,还有老人沿着漆黑的山路挑担过来。朱洪福喝了口沱牌大曲,又喝了口冰糖雪梨汁。说:“还是甜的好喝。”靠这两瓶饮料提神,他和其他的人,天亮后还要继续主持猪头大赛。

凌晨三点,聚集在祠堂中的几百个摄影师逐渐散去,外面又开始下雨。几乎全村人的家中,都接纳了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地的摄影师。他们睡在早就布置好的客房中,暖和,有新被褥,有些甚至是住在主人的卧室里,半夜还有热水可以泡方便面吃。

不过,离天亮没多长时间了。很快,摄影师们就有更新鲜的东西要拍。早晨九点,在竹马、舞狮,点火、焚香等一系列的仪式后,由朱洪福、朱百全等人开始抬秤称猪头,他们穿梭在供桌中间,用一根横木,挑起一杆大秤。农家讲究实称,分量当然第一位,但今天谁家的猪头打扮得漂亮也很重要,比如扎花、彩带之类。

祠堂中有给摄影师们安排的高台,类似于时装秀场的摄影席。从那个角度拍下去,整间大屋里的热闹一览无遗。自多年前有摄影师来到这个山谷,乡里乡亲就在想方设法给那些人提供点方便。原则上既不破坏祖训、族规,又能让相机给这些古老的时辰,古老的建筑,古老的风情,留下点弥足珍贵的影像。

马年春节,摄影师们拍下了春天的开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毅    编辑:郑海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易晔 高婷婷 网页设计:杨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