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旅客正在问列车员杜娟是否可以补卧铺票。 旅客在列车上写表扬信。 旅客给杜娟写的表扬信。 杭州网讯 “让一让,您小心”、“你放行李,动挪我的包干啥呢”、“往里走往里走,哎呀你踩了我的脚”……有的旅客胸前抱着一只塑料水桶正寻找有利“地形”,有人背着蛇皮袋子干脆侧身站在过道里,后上来的旅客都是前胸贴后背的挤在一起。 农历大年初二,记者踏上了从乌鲁木齐开往上海的T54列车, 随着一声“呜呜……”的鸣响,列车平稳出发了。 “能给补张卧铺吗?”旅客们看着她朝补票席走来,争先恐后地问。还没等她开口,有人在后面喊道:“啥时间能有座啊?” “老乡现在没有卧铺了,等过下一站我再帮您看看。”乘务员杜娟一边盯着正在摆放行李的旅客,一边应声到。 杜娟,5号车厢的乘务员,25岁的她已经当了3年的乘务员。说话的那一刻,发现她的眼角,卷起了几根细纹。在深灰色制服的映衬下,她的脸色有点暗黄。 面对每年40天的春运高峰,杜娟说,像今天这样的拥挤场景算是客流比较稀少的,要是在除夕的前几天,人挤人的场景比《人在囧途》还严重。 列车上,播音员正在为旅客们播报站点名称和到站的时间,而杜娟则穿梭在水泄不通的过道里重新摆放行李架,以免出现意外。她侧着身子一步步往前挪,不断的喊着:“来让一下,稍微让一下好吗?” 她每到一个座位处,都会有人问同一个问题:“什么时间会有座?”时刻都面带微笑的杜娟总是耐心地答到:“等到了西安就差不多了。”这句话,仅在列车开了不到1个小时内,她已经说了几十遍,但依然有人问着。 整理完行李架,杜娟熟练的拿起笤帚,开始车厢清扫。由于挤满了乘客,时而的颠簸使手中的扫帚总是不停使唤的碰到蹲在地上打瞌睡的乘客,而吃剩下果皮和食品袋都“横躺”在座位下面。 “姥姥我热,啥时候能到上海啊?”从甘肃天水上车的6岁孩子强强,拼命的攥着自己的衣领,示意要脱衣服,不停的问身边的姥姥。 “火车上不能脱衣服,不然就去不了上海了。” 姥姥坐在过道的小凳上操持着方言“吓唬”道。 一听去不了上海,强强迅速把手从胸口背到了后面,被风沙吹的干裂地红脸蛋上漏出一排刚长齐的牙齿,泪珠也开始转了起来。强强是第一次坐火车,要去上海看妈妈,六年仅见过三次妈妈的他,已经记不得妈妈的模样了。 “好好睡觉小朋友,睡醒了就见到妈妈了”杜娟笑着摸摸强强的小脑瓜,从身后掏出一个苹果给了强强,强强笑了。 有的人因为坐车上火嘴巴干裂,杜娟帮着找消炎药;有的孩子哇哇大哭,杜娟在水泄不通人群中帮妇女打开水。 列车飞速的向前驰去,穿过隧道,进入沙漠,也进入了黑夜。 车厢里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有座位的乘客耷拉着头睡着了,有的则把低到胸前的头突然抬了起来,睁开眼望了望又低下了。靠近厕所的吸烟室是个“大卧室”。几个人铺两张报纸就蜷缩在一起,1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斜躺着两个,还蹲着一个。而此时的杜鹃正目不转睛地看着系统页面,她要等到明早8点才能换班,看好车厢里的乘客财物,提醒乘客不要错过下车的站点,是今晚她的职责所在。 透过车窗,可以听到北方夜里的寒风像一只狼在尖叫。把脸贴在车窗上,瞬间感觉清爽许多。 北方的夜今晚不冷,列车承载着旅客向梦想奔去,有的人仰着头,有的人半张着嘴,此刻强强睡得正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