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时间的画卷,五十年前,一所普通中学诞生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她的不断成长;五十年的岁月积淀,形成了她的办学特色。值此五十年校庆之际,老教师欢聚一堂,忆往事,看今朝,望未来,畅谈校园生活、为人品格、奋斗历程及人生感悟。 聊起艮山中学的发展史,原校工会主席周普德老师谈到了自己和学校同成长的缘分。学校64年最初成立时,条件非常简陋,在杭一中借了八个教室,直到65年,才搬到环城东路一号。当时,那里是一块菜地,四周都是水塘和工厂,学生主要是工农子弟,非常淳朴。周老师唯一一次的过生日是在59岁那年,他的第一届学生集体为他庆祝的。回忆及此,周老师非常感慨,在艮山中学这个集体,他从青年直到退休,整整34年。学校是他成长的摇篮,而他,也见证了学校的成长。 这时候,曾担任过外语教研组长的退休教师蔡锦水老师接过话题说,当时的外语老师,只有两个。学校的房子是64年上半年开始建造的,边上都是破破烂烂的厂房。 宣干老师也加入了回忆团,那时候的桌子,都是学生搬来的,他们还经常在工地上参加义务劳动。 另一位从64年开始在艮山中学工作直到退休的副校长舒恩芳老师,在听了几位老师感慨万千的回忆后,也饱含深情地开始追忆着往事。那时候的她,刚从浙师大数学系毕业,到校后,从教学第一线做起,勤勤恳恳。那时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做事情都非常认真,这样的环境对她的影响也非常大。那时候,她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采访校友,回来后开主题班会。因为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单位,所以对艮山中学的感情非常深。 原副校长童晓在一边又补充了许多细节。那时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每天抓学生的仪表,建起了红领巾花坛、共青团花坛。当时杭州市的一些现场会经常在学校召开,学校也渐渐茁壮成长起来。全省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等荣誉接踵而来。 老师们频频追忆,沉浸于或苦或甜,或悲或欢的往昔中。往事一件一件,或大或小,如同散落的珍珠重新穿在了一起,在穿越了数十年的时光洪流后再现眼前。大家纷纷提到,在学校的成长历史中,小发明、小制作的辉煌岁月特别的值得纪念。比如1979年,学校一批动手能力强的老师自发组织一支“自制教具”的队伍,开出各年级的劳技课:摄影、财会、缝纫等。陈欢庆副校长带着一批热爱创造发明的同事和学生在业余时间开展小发明活动,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既然是回忆,也就避免不了谈到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原校长李玉璋老师说,那时候的学校党支部,特别团结和坚强,一心考虑的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天职,抵制住了种种压力,记得有一次,在教学楼一楼开大会,当时党校的一位教授来宣讲“批林批孔批周公”,遭到了许多老师的抵制。不因为文化革命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朵金花”是最为艮中老师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她们分别是最早的杭州市优秀班主任邱勇、全国优秀班主任濮桂珍、浙江省优秀班主任倪荷仙,三八红旗手徐小芬。比如邱勇老师,她带着班里的学生组成“学雷锋小组”,几年如一日,早上6点多到校搞卫生,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她们的带动下,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素质扎实过硬的班主任。如张志龙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说起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原艮山中学党支部书记付昌平老师总结了一句“当时艮山中学的特点是班主任的实力很强的”。“四朵金花”是艮山人吃苦耐劳、辛勤教学的代表,也是学校辉煌历史的缩影,虽然她们都已经退休,但是她们的荣誉和事迹始终被铭记和学习。 五十年的点点滴滴,人生添色彩;五十年的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五十年的风雨兼程 ——德育、科技、传媒,艮中人再铸辉煌。(作者:孙林平 陈杭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