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4年专题>师生寄语 最难忘是母校情>教师征文>

孙林平:我和“追梦”文学社

发布时间:2014-12-25 13:51:04 星期四

    再回首,往事历历在目。1997年,学校倡导“创新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出了“求真、创新、合作、勤奋”的校训。有一天,学校团委书记何敏老师跟我商量,想要成立一个文学社,需要一位语文老师做指导,由于平时与团委有些联系,我就接受了这个任务,创办了《追梦》校刊和“艮中”校报。校报以追踪教育新动态,聚焦教育新思维为宗旨,开设了“焦点访谈”、“校园传真”(党团信息,文体信息,教科信息,音乐专栏)、“教育时空”、“校园综合新闻”、“寒暑假生活”、“画谜”、“运动会特刊”、“暑期教学研讨会特刊”、“西博专栏”等栏目,《追梦》校刊则以学生的作品为主,设有:“刊首语”、“我们的眼睛”、“点石成金”、“园丁集”、“逍遥岛”、“诗歌园地”、“院校传真”、“小说连载”、“画廊”等栏目,让富有朝气的中学生迈开青春的步伐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师生们积极参与,踊跃供稿。李左校长在创刊号上写下了勉励之语,张国华书记经常在校报上撰文。

    97年底,《语文新圃》杂志主编李标晶老师跟我联系,想在杂志的封底刊登一些学生的绘画摄影作品。98年1月的《语文新圃》杂志上就有了“校园风景线“专拦。江卓鸣同学以犀利的文笔,述说了千万不能做“套中”人的道理,顾婷婷同学的“晚上9点钟”用轻松活泼的语言,形象而真实地展现了当代中学生忙碌的课余学习生活,还有罗旻娜同学的“魔力”、王安娜同学的“爆米花”中妙趣横生的描述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一些学生的绘画书法作品也被用作《语文新圃》的扉页和封底。后来,有些学生通过文学社在其他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上大学也选择了中文和新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报社和电视台。

    到2003年,《追梦》校刊共出刊13期,“艮中”校报编辑了31期,给师生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作者:孙林平)

    思维之光:

    面向全体,不断创新----张绪培

    创设育人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张曙

    在香港回归,全民欢腾的大好日子里,学校团委、文学社推出《追梦》创刊号,实在令人高兴。----李左

    这些带着稚气的小花,闪烁着探索人生真、善、美的希望之光。----张国华

    教育奉献给学生的是终身受益的东西,那就是在不断面对挑战时能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赵婷婷

    一切为了学生----江剑波

    小小板报栏,传递师生情----刘颖

    架设“心”桥----朱俊勤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仅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良好的师德,正确的学生观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王丽英

    现在我们同学的穿着打扮、体态仪表都象中学生,给人以一种自然美----蔡树勤

    走出误区,正确引导----侯蓓之

    在活动中走近学生----吴欢

    榜样是让一个人进步的最有效方法,老师的欣赏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好处----黄婉玲

    近年来,抓特色、图发展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我们都愿意在一块希望的土地上耕耘,都渴望获得丰收时的喜悦----胡敬征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郑维维    
 
 
 
  策划、编辑:徐文杰 郑维维 陈浩鼎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