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4年专题>朝花夕拾 艮山中学校友访谈>

用半个世纪 书写教育的坚持

发布时间:2014-12-25 16:22:47 星期四

    我很愿意用“西迁”之于浙江大学、“周折”之于西南联大来比对面前的这所学校:艮山中学。

    如果要问我,三者可供比对的要素是什么,我会说,并不仅仅在于她略显简陋、风格难以统一的校舍;并不仅仅在于她一波三折、几次更名的建校历史;并不仅仅在于老师同学紧密相连、历久弥坚的情感纽带。更多地,是这所学校在漫长的半个世纪里,从来不曾舍弃对教书育人本质的敬畏,从来不曾遗忘推陈出新的自我革新,从来都会记得谦恭地说一句:我们做得还不足够。

    半个世纪,历史太长,这不是一次专访,难以一字不漏,字斟句酌。我只能如同一个撞进偌大图书馆的读者,抓起一本泛黄的书,一字不漏地念给你听。

    李玉章校长的100斤手写笔记

    当50周年校庆工作的蓝图在面前展开,艮山中学在任校长朱林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抢救性”地寻找和收集艮中的历史,包括文件、实物、图片等等——学校周折的发展历史,使大量历史材料没有得到很好地保存,特别是建校初期的资料更是凤毛麟角。一些早已退休的老校长,是最有可能保有这些资料的人。

    按图索骥,一个带着暖阳的周六,我们来到老校长李玉章的家。李校长拿出珍藏的相册,和我们讲述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当我们问起:“有没有文字材料?”的时候,李校长缓缓打开了书柜大门。

    很久之后我可能都不会忘记,那一束阳光斜斜洒在房间,旧书的粉尘慢慢扬起,李校长俯身,几乎是钻进了书架,一本、一本、又一本,几乎是不停歇地搬出了他珍藏了几十年的材料——一本本装订好的手写笔记。桌上堆满了,床上堆满了,不多时,整个书房就没有下脚的地方了,汗牛充栋。

    这些泛黄的笔记每本都有新华字典的厚度,每一字一句都是李玉章亲手写下的。我们几个小年轻费老大劲儿搬到楼下,至少一百斤的材料让大伙儿心里有了底:艮山中学的历史,就在这整齐厚实的笔记里了。

    笔记里记载的都是什么内容呢?

    一本手写的复习笔记 辅导出了四个化学系大学生

    这样一本复习笔记,是100余斤手写材料的缩影。

    时间翻回1977年,李玉章回忆:“那一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被领导安排在教导处,负责高考报名、政审材料的汇总,还有负责高二30个学生的化学复习。”

    “4个班中,有一些强烈要求参加高考,当时没有高考复习用书,考纲也不具体,怎么给学生上课呢?”李玉章执拗的劲儿上来了:“只有自己编!”

    摸着石头过河,条件的艰苦可以想象。

    “当时的情况,就是今天写好,第二天请老师用钢板刻出来,下午送到文印室,第三天马上发给学生,就是这样进行高考复习。”

    整齐划一的字体,写满了化学公式和解题思路,李玉章说:“我这个东西太宝贵了,没有第二本。别的老师怎么弄,我不知道。”全凭着摸索和执着,这样一本笔记,让艮山中学第一年参加高考就获得不小的成功。“4个学生考到杭师院化学系,4个90多分,另外还有七八个人考了80几分。”

    他把一辈子都献给了艮山中学

    1964年建校的时候,周普德刚从浙师大毕业,作为新教师,走进了艮山中学的大门。“当时感觉很激动,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

    全新开始的不仅是周普德们的教师生涯,还有艮山中学筚路蓝缕的校园建设。

    “一开始没有校舍,没有党支部,只有四个党员,就在杭一中(现在的杭州高级中学)借了8个教室,6个班用了6个教室,一个教室作为集体办公室。”“一开始6个班,总共有学生250多个学生。”

    学生人数不少,老师数量却顶不上了。怎么办呢?时任艮中教务主任丁老师回忆,“除了兄弟学校支援,应届大学生,还想了一个办法,在高中毕业生中挑选了10个年轻老师。”

    在杭一中的校园“借读”半年之后,艮山中学终于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新校园。而周普德在这个校园,一干就是一辈子,直到1999年退休,从来不曾离开。

    2014年11月28号,周普德当年的学生们自发开了同学会,“来了30多个人,只有一个人名字叫不出来,因为那时候他最小,只有14岁,现在长得最高。”

    “我从来没有过过生日,60岁的时候,是学生组织起来,给我过60大寿,切蛋糕,吹蜡烛……”

    关于校园的回忆 一砖一瓦总是情

    现在的艮山中学旧址“体育场路一号”,已是热火朝天的一番景象:新校园的建设日新月异,面向社会开放的停车场已经结顶,从校园向东望去,是锦带一般的凤起高架和平静的东河水面,周边小区行人如织,市中心的熙熙攘攘咫尺之遥。

    抚今追昔,周普德回忆,“刚开始的时候,学校外围都是菜地、池塘。”

    徐文娟老师也是亲历者:“学校的面积很小,19.7亩土地,20亩地都不到,边上就是城墙,出了城墙就是郊外了,刚来的时候,老师们一起来填池塘。”

    这样一所“袖珍”的校园,凝聚着几代艮中人的情。老校长李玉章回忆,自己还没有当校长的那会儿,“因为住校,每天早上4点钟就爬起来,把教学楼从上到下擦一遍,走廊、栏杆全都擦干净,别的老师7点上班,我从来不告诉他们!”

    爱校如家,艮山中学真正奋而跃起的契机,恰好也是和校园环境的创建密不可分。

    老校长付昌平回忆,“1973年很关键,所有中学都成立了“批林批孔”领导小组的时候,艮山中学已经开始抓教学秩序,很简单,从小事情抓起,搞卫生,搞绿化,艮中也因此成为市里绿化的重点单位。”

    时任副校长童晓回忆,“学校腾飞的东风是五讲四美,我们搞了红领巾花坛和共青团花坛,那个时候,杭州市五讲四美的现场会在我们学校开,第一炮打响后,艮山中学从此就上去了。”

    “小艮山”名声鹊起

    为什么叫“小艮山”呢?童晓老师坦言:“学校当时位于城乡交界处,地理、生源和名气,之前都不是很好。”

    但是“五讲四美”现场会之后,艮中确实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80年代的杭州市中学生运动会,艮山中学连续多年夺得团体总分第一;

    自制教学仪器一枝独秀,不仅在杭州脱颖而出,更在全国的教具展览中获得了清华、北大等高校的青睐和采购。

    老校长付昌平回忆,教具制作的成功,连带着早年的小发明、小创造,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却成为艮山中学日后特色教学的源头。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徐文杰    编辑:郑维维    
 
 
 
  策划、编辑:徐文杰 郑维维 陈浩鼎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