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2014年专题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学习资料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很官方”是坏事情?
2014-03-04 11:51    杭州网

完成任务的“红马甲”

在世博园区之外,“红马甲”们则编织出了另一张志愿者网络,包裹住了整个城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景鹏指出,志愿者关键在于自愿。不过像中国许多地方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样,“红马甲”背后有着一只有力的推手。

早上7点45分,郑佳(化名)就已经站在地铁站里,看着匆匆赶去上班的人们,她其实很难受别人对她的不理解,虽然她也曾经这样看待别人。

郑佳是地铁站附近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世博会刚开始时,她发现每天上下班时地铁站里多了好多“红马甲”,“站在那儿,不知道他们是干吗的。”

“没想到他们的衣钵传到了我手里,”郑佳指指身上那件无数人穿过的“红马甲”笑着说。7月初的一天,公司领导动员说: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党员要到地铁站轮班“上岗”。

虽然也有人不太情愿,可没有人拒绝。

世博会期间,像她这样的志愿者每天有5000人次左右,分为社会文明志愿者、党员先锋志愿者、世博站点志愿者、世博平安志愿者、地铁专业保障志愿者和地铁员工志愿者六大类。这些名额以指标的形式被具体分配到了不同的区、街道和具体单位。

居委会阿姨和社区居民们也被动员起来。他们身穿橘红色马甲,佩戴红袖标,每天在小区、公园和马路上,或站岗,或巡逻。

“无比光荣”

无论如何,对上海的大部分志愿者而言,他们的志愿者生涯都是从世博会起步的。“好不容易通过层层选拔,才能拥有这个做志愿者的机会,是件无比光荣的事情。”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志愿者袁倩倩告诉本刊记者。

在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的调研结果中,接近92%的志愿者有着与她类似的感觉:“参与这样一件大事,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据上海《文汇报》报道,上海电力学院大三学生杨耀词有7位亲人在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中失踪,但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了继续留在世博园疏导游客和帮忙抬轮椅。

他的行为也招致一些人的质疑,“坚守在世博会志愿者岗位上是否必要?”、“对志愿者的管理是否应该更人性化?”

但这种为世博会全情投入的“志愿”行为在“小白菜”中其实并不少见。有一位学生志愿者的外公去世了,她连夜飞回哈尔滨见了最后一面,甚至没有来得及等到出殡,又马上飞回上海继续做志愿者。

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志愿者来说,“为大家忘小家”的行为一旦被误读,都会有种委屈之感。

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四个字的内涵理解不那么透彻,在志愿中也有些自身价值的考量,诸如求职、出国、丰富简历等“需要”。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外资企业,把是否从事过志愿服务当成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和品质的一种参数。

志愿者证书的分量并不轻。在一些学校,两周的世博志愿者工作不仅可以作为实习,也会被算作学分。而这一纸志愿者证书与他们的未来也相关。根据上海最新规定,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组织方将鼓励有关单位在招录公务员、招聘员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录取有良好志愿服务表现的志愿者。这或多或少体现出政府对志愿者的态度。

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的“关侬啥事体”(沪语音“关你什么事”)为口头禅的城市,如此广泛的志愿者参与水平,不能不令人惊讶。毕竟,志愿服务是一种进步、一种文明、一种境界。在杨团看来,“志愿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参与推动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精神,当越来越多的人以很私人化的方式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时,就会折射出整个社会文明和人文品质的光芒。”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    编辑:郑海云    
编辑策划:郑海云 网页制作:乐智勇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