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嘶、嘶、嘶……”每日破晓时分,临安市锦北街道泥川村党支部书记郑校林总是用扫地来开始新的一天。已是连任8届的老支书,郑校林所在的泥川村是远近闻名的环保模范村,但自打2004年村里浇筑了水泥路起,郑校林义务“晨扫”的习惯始终风雨无阻,经年不改。
郑校林因此得了“笤帚书记”的“雅号”。两年前,本报首次关注报道这位“笤帚书记”时(详见2012年8月20日A6版),郑校林正带着泥川百姓创建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简称绿富)特色村。坦率说,彼时的泥川村除了村头池塘中的那眼太阳能污水净化喷泉外,并没有令人过目难忘的“特色”,这张“特色牌”该怎么打?郑校林想到了当时在临安还属于新生事物的垃圾分类。
他结合农村实际,把百姓家中的垃圾简单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给每家每户发了黄、绿两色垃圾桶,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同时,到环保局争取资金,建了一座太阳能垃圾处理房,把“不可回收”垃圾倒入垃圾房进行减量化处理,可回收垃圾则卖给废品收购商。
分类效益立竿见影。一年下来,“出村垃圾比以前减了30%。没分类前,天天都要出钱叫车把垃圾往镇里运,搞了分类和减量化处理后,一个星期运一两趟就够了。”
凭借首个“试水”垃圾分类的标杆之举,泥川村成功创建临安市“绿富”特色村和杭州市生态村,当时,该村还受到了赴临安调研的省长李强的赞誉。
不久前,临安开启“城乡环境整治百日大行动”,年底前,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成为此次行动的核心使命。泥川作为此项文明之举的先行者,成为各村实施垃圾分类的样板。
面对一拨拨的“取经人”,郑校林想到的是如何做大泥川村的“先发优势”,不断求解、累积垃圾分类的“环保分值”。两年的先行经验,帮助郑校林找到了影响分类精度的症结所在。他决定为泥川村设计一个分类精度更高的垃圾分类“升级版”。
在郑校林连任支书的22年里,他累计为泥川百姓争取了数十个项目,累计争取项目资金数千万元,修筑了通村公路,治理了河道池塘,建起了生态公墓、太阳能垃圾减量房,还把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都实施纳管处理……从昔日“雨天沾满两裤脚泥巴回家”,到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
“我们正在创建杭州市美丽乡村。这两天,我们正琢磨着给村里建一座戏台,还要给马笑地自然村的村民解决生活饮水……除了硬件建设,我们更上心的是如何把垃圾分类做得更好。同时,还要打响泥川的义工品牌,让泥川志愿者服务更多人。”
正如10年“晨扫”一扫成瘾,停不下来的还有郑校林心中一个接一个的新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