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跑得勤,善于做调解工作,在陶小明看来,用这个老套路做社区工作未必管用。
“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社区得到的反馈显示,居民需要更多精神层面上的帮助。而这些不是一间棋牌室、一个阅报栏就能解决的”陶小明说。小区受理数据显示,家庭纠纷的上升趋势很明显,老小区的老年人很容易产生寂寞、孤独感,忧郁无法排解。因此基层非常需要专业级的“知心姐姐”,专业咨询师的介入对社区来说非常重要。
2004年3月至今,陶小明先后担任过凯旋街道景昙社区、景新社区、华家池社区、金秋花园社区的社区主任和党委书记。翻开履历表不难发现,他的工作“创新”屡见不鲜,而每一个“创新”都很贴心。
2007年,陶小明筹办了杭州首家社区剪纸艺术沙龙。现在,这个社团已经成为江干区的特色品牌之一。同年6月,社区区域党建“金色港湾”党建联谊会召开,开创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成为“小干部协调大单位”典范。2008年,他牵头建立的金秋花园社区“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被杭州市全面推广。
2013年底,醒目漂亮的服务台和大型LED屏在金秋花园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大厅亮相,率先打破社工原来的分工模式——“针对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中看不中用,社工知识面狭窄、服务单一等问题,我们探索建立了‘前台接待、综合处理’的‘全科受理、全能服务’新服务模式。”陶小明说,社区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便民利民。
……
“我把‘5+1’定位为社区党员干部座右铭,‘5’是做老年人的儿女、青少年的父母、残疾人的拐杖、失足者的知音、失业者的朋友,‘1’是做快乐的传递者。”基于这样的理念,社区90%的事务都由两名社工解决,而其他社工则有时间处理条线工作和到网格片区为居民上门服务,缩短了居民办事时间,也增进了社工与居民的交流。
针对社区狭长形的区域特点,陶小明还在离社区服务中心最远的秋涛路和凯旋路两个网格内,成立以社工个人名字命名的网格全科社工工作室,打造“网格金管家,服务到你家”的工作模式。“做社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情况清、人头熟,我负责300多户居民,每个月至少要走30户,一年下来,每家每户都熟了。”网格长朱霞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