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性化成为最大亮点
“一厕一特色”
类似的理念,不仅仅在道路绿化整治上,城管的公厕改造中也是一样,叫“一厕一特色”。
2014年,杭州市区公厕提升改造工程项目被中国人居环境奖领导小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今年,市城管委市容中心对99座公厕进行了提升改造。
市容监管中心二楼的会议室,在整个公厕提升改造过程中,简直成了一个“作战指挥中心”。会议室墙上,挂着“作战进度表”,每周一次的五大城区主管公厕提升改造的设施管理科科长,都会在这里齐聚一堂,汇报各自进度,讨论施工中碰到的难题。
这次改造工程,“人性化”三个字可谓贯穿始终,且让我们扳起手指头数一数:
如厕厕位比例人性化。男女厕位比例在这次改造中得到合理安排,基本达到1∶1.54。这是充分考虑到了女性的如厕需求,比如生理期的女性,带小孩的女性,都会增加如厕时间,厕位设计“重女轻男”,可以避免“女厕堵车”。
如厕环境人性化。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安装了除臭装置,基本消除了公厕臭味问题,通风和采光条件显著改善。而同时开展的“清洁公厕”专项行动,使得公厕保洁管理更加及时高效,内外环境更加整齐有序。走近叶青兜路运河公厕,提升改造后的厕所造型设计,像一座古韵悠悠的江南传统民居,徽派的马头墙,外墙的小青砖,局部的白色涂料和石材,外窗的实木花格窗,使某些如厕者放慢了脚步,一时有些恍惚,忘记了自己究竟是来上厕所的,还是来欣赏传统民居的?
内部设施设备人性化。原先直槽式厕位改造成座、蹲便器和挂壁式小便器,使如厕更具私密性;设置无障碍设施,满足了特殊人群的如厕需求;改造了公厕的水电设施,使公厕用水便利畅通,夜间公厕可以亮灯;更新了卫生设施,使公厕的服务功能更人性化。像十五家园财神庙的那家公厕,四十多年的老厕所,从直槽式的设计,改造成了“一厕一位”的三星级公厕,安装了除臭设备。如果把厕所也比喻成一张“社区名片”的话,现在这张闪亮的名片,社区终于拿得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