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历史遗产 打造文化智力型城市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 黄健
杭州自然山水好,人文风尚好,但杭州究竟是一个什么城市?我认为,杭州是一个文化智力型城市,是特有的文化和智力型构成了杭州。
白居易有一句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最忆”这个词,为以杭州为经典范本的整个江南文化做了定位。江南文化是中国区域文化里最富有诗意的文化,它的唯美、细致、精致、华贵和对心灵的抚慰是一流的。江南文化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它赋予了杭州最深厚的东方神韵,是杭州最可贵的财富。
文化,是这个城市宝贵的资源。这个资源使杭州能够以无形胜有形。文化是什么?丝绸是文化,山水是文化,人际和谐也是文化,但是文化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为什么说杭州是文化智力型城市?因为它是柔软的。软不等于弱,老子说“上善若水”,最高的境界像水一样,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江南恰恰以“柔”来取胜的。
G20峰会后杭州再出发,就要充分利用好文化这个重要的无形资产,尤其是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神韵的那部分,贡献杭州作为东方文化的标本。
不要把历史单纯地看成是历史,它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展品。要创新,要使历史和现代形成对话,历史和现代对话以后历史就“活”了,所有的创新都是由历史来支撑的,这就是东方的“和”文化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运用在城市建设中,就是要尽可能地保存历史记忆,好好修复大杭州的历史文脉。
如果这个文脉没有修好就没有根,没有根,创新就像浮萍一样随风飘荡。历史基因里有很多创新的理念,一旦使得历史的文脉和现在的生活对应起来,我们的创新就充满了活力,我们就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为了将来生活更加美好,这样,创新更有原动力。
G20峰会无疑载入了杭州发展史册,在这个基础上,杭州更应当作好文脉的梳理、文化的整理,要成为世界范围里的一个经典样本。西湖和大运河申遗成功非常有利于杭州树立样本。将来良渚或者西溪也能够申遗成功的话,杭州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多认可,国际地位也会再提升。举个例子,我招了两个学生,一个是意大利人,一个是日本人,我问他们怎么找到浙江大学,他们说,杭州有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循着这两个世界遗产来的。可见,在世界上有声誉的城市,都必须是世界文化遗产乃至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将自然风光与先进技术有机结合 当好中国样本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徐敏
利用好峰会契机,持续做好相应的总结再出发,尤其在传播上要做大量的、精准的工作,才有可能使得这次峰会成为一次与世界成功的对话,才能把这个回声留在世界上,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杭州。
杭州在国际上的旅游金名片,是它的自然山水。我一直在思考,用一个什么样的“点”能够吸引外国客人到了中国就想来杭州。很多人来到中国,首先想要了解中国,尤其是西方人,最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文化美学。比如西方人对“中国园林”这个概念是非常强烈的,也知道这是中国最美的东西。
而杭州恰恰就是一个“中国园林”。杭州城市的风景就是最能够代表中国的美学,就是中国山水美学的代表,我们要尽可能找到这个“点”和世界对话,并且在对话中用好世界的话语体系,让国外的人能够知道这个点对他们来说是有价值的,而且他们是理解的。
当然,仅仅一个“中国园林”略显单薄,我们必须紧紧跟随最热世界话题、中国话题、大众传播的话题、日常的话题,还有世界人民可能关心的话题、世界媒体可能关心的话题。当前“移动支付之城”这个话题就非常值得规划宣传,做好理论提升,系统性地向世界传输出它的意义和方向,给世界加深印象和理解。我们可以在移动支付的体验上不停地推陈出新,引起世界的注意,挖掘当中有趣的故事让社交媒体去传播。比如,一个老太太在路边卖烤红薯,招牌上写着“欢迎使用支付宝”,这种照片就很有意思,在社交媒体上很容易被传播。
这样一来,杭州的城市面貌和自然风光就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典范,“移动支付”就是杭州的“新招牌”。如果世界人民想了解中国园林、中国古代文化,就看中国杭州。而要了解现代中国,了解中国人到底生活得怎么样,也应该来杭州。杭州不仅是中国样本,也是中国人生活品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