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阿虎(敬业奉献)




补鞋补出一种精神来

胡阿虎,男,63岁,重度肢体残疾人。他自营补鞋摊,十年如一日义务为乔司镇敬老院修鞋,在自己小小的修鞋铺成立了阿虎党员志愿者服务站,还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志愿者服务队,无论平时还是节假日,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放弃休息开着他的残疾车,去各地服务,临平、下沙的各个社区、敬老院、人多的农贸市场、96345服务中心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个月开展几次服务,真正把为大家服务当成一种乐趣、一种责任。

胡阿虎走路离不开拐杖,出门离不开轮椅,而在乔司街上他开的修鞋店里,也不一定找得到他。因为胡阿虎目前是乔司街道党员服务站站长,是一个专门为民服务的业余志愿组织的负责人。一个下肢重残的人,别人是自顾不暇,他却还能为民服务尽义务!

终于在临平东湖路边的余杭区国税局旁边找到了他,当时他正和站里的几名志愿者一起义务为民补鞋。望着他那扭曲、瘦弱的却又不足一百斤的身子,再看看他眼前放着的长长一排皮鞋、球鞋、套鞋,和那双让他能自食其力已满是老茧的手,乔司街头上众口一词的赞美,在此刻有了最翔实的注脚。

胡阿虎于1952年2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胡阿虎与那场让国人至今难以忘怀的自然灾害一样,也遭到了摧残。那年他才9岁啊,一名老师与家长、同学都喜欢的鲜龙活跳的小学生,让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给摧毁了,如果是现在,这点高烧又算得了什么病呢,可在那时,因为胡阿虎家里穷,借不到钱为他治病,只能在乡镇卫生院里看了一下,一边吃药,一边熬着,高烧后又出现了并发症,下身长满了疮,又浓又臭的液体时不时地往外流淌,就这样,胡阿虎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一躺就是两年多,腿骨变型无法复位,肌肉萎缩。12岁那年,胡阿虎再次来到学校时,同学们惊愕地发现,他不再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小虎子,而是一个下肢扭曲、神色憔悴的“胡阿跷”了。

身体残了心不残,虽说阿虎只读了两年的书,可在病床上,阿虎也已经看了好多的书,尤其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他毕竟才读了两年的书,许多生字无法相识,但他利用字典,或请人读给他听,英雄保尔•柯察金的事迹让他时刻牢记在心。后来,胡阿虎又一次进了学校的大门。

胡阿虎在艰难曲折的生活中慢慢长大了,可家里实在太穷, 15岁那年,阿虎辍学选择了补鞋这门行当,可要想学这门手艺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则,阿虎是个重度残疾的人,下肢瘫痪行动不便,身体瘦弱力气小;二来学手艺是要拜过师的,阿虎没钱,要拜师学艺无门。但胡阿虎没有放弃。那时,阿虎的妈妈是镇上炒瓜子的能手,她炒出来的瓜子又香又脆,于是,阿虎就让父亲给他买了一辆手摇残疾车,一边走街串巷叫卖瓜子,一边到修补鞋摊的地方偷偷地学技术,回到家里用自己从街上捡来的旧鞋子练习补鞋子的技术。

阿虎学什么会什么,而且一学就精,先说阿虎卖瓜子吧,有时向他买的人多了,阿虎拿秤不方便,他就用手抓,一把一个准。有一天,一个饭店老板有意想试试他,买50包一两重的瓜子,阿虎抓一把包一包,老板偷偷地到里面一称,天哪,整整5斤,分两不差。于是,胡阿虎卖瓜子不用秤一传十,十传百地在乔司街上传开了,街坊邻居对他开始刮目相看。同时,胡阿虎在卖瓜子时,时刻不忘自己学补鞋手艺的事儿,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胡阿虎已经完全掌握了补鞋这个技术,从此,在乔司街上多了一个补鞋摊。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胡阿虎的生活走上了正常轨道时,19岁那年,严重的骨髓炎又光顾到了他的身上,腋窝下的浓疮天天流淌着黄黄的毒液,医生已经给他发了病危通知,告诉他,只有动手术才有希望,即使致动手术也只有一线希望——也无法彻底根除此病,刀疤处可能永远会流浓水。胡阿虎的父母不想眼看着儿子这样悄然死去,老两口东凑西借地筹措了一笔手术费用,用钢丝车拉着他去医院动了手术,贱命的阿虎命却很大,原来连医生也不抱什么希望的手术,竟然让阿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1980年,胡阿虎领取了营业执照,一个连走路拄着拐杖都歪歪斜斜的人,得到了政府的承认,阿虎高兴啊,因为阿虎从此可以成为一名正式的补鞋匠了。也就是从那时起,胡阿虎发奋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要靠自己那双没有残疾的手养活自己,过上好日子。于是,胡阿虎白天在店里修补鞋子,晚上摇着他那辆残疾车到乔司农场、下沙和翁梅靠近乔司的一些村庄赶电影卖瓜子香烟,风里来、雨里去,从不间断。有一天晚上,阿虎从乔司农场电影场卖瓜子香烟回来,天很黑很黑,在一条狭窄的田硬路上摇车前行时,突然后面窜出两条狗边叫边追逐着他,在这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漆黑小路上,天不怕地不怕的胡阿虎此时还真的有点怕了。忽然,前面路上一个水坑让他连人带车翻进了一米多深的水渠里面,这对于一个下肢残疾的人来说,要想连车带人爬上路面是件多么不易的事噢,可胡阿虎硬是撑上了路面。

胡阿虎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拖着残疾的身子,强忍着时时疼痛的下肢,慢慢地赚到了钱,过上了好日子。阿虎有出息了,于是,有人开始为阿虎的婚姻大事着想。有一天一个人上门来做媒,说对方也是位身体残疾的人,可阿虎说还没考虑此事。其实阿虎并不是挑瘦拣肥什么的,他是担心两人都是重残人,今后在生活中会有诸多不便。第二年,又有人跑来为阿虎做媒了,见面后阿虎发现就是去年那位,心想这可能就是缘分吧,他见对方与自己一样也是个实在的人,就应允了。婚后,妻子为他生了个白胖儿子,原以为这辈子要打光棍的阿虎有了自己的儿子,他兴奋啊,连夜使出小时候练就的绝活,给儿子打了一件漂漂亮亮的小毛衣,阿虎仿佛要把他的艰辛、兴奋、幸福一起织进这件小小的毛衣中。

有了妻儿的胡阿虎更加勤奋了,每天天刚蒙蒙亮,阿虎与妻子推着手摇车到乔司街上摆摊,阿虎补鞋,妻子卖香烟瓜子,两人风里来雨里去,克服艰难困苦。为了让儿子以后有个更好的物质生活,阿虎坚持晚上到下沙等地赶戏场和电影场子卖香烟瓜子。让阿虎越做越有劲的是,每当他赶场子回来,妻子总会给他烧好洗脚水,做好可口的夜宵。在夫妻俩共同的努力下,儿子8岁那年,胡阿虎家盖起了三层楼房,要知道,那时能盖起三层楼房的人家并不多,尤其是像胡阿虎夫妻俩都是重度残疾人。这三层的楼房上每一砖块、每一片瓦都是靠他们夫妻俩支撑着残疾的身体,靠他们一双勤劳的手一分一厘赚来的。

富了的阿虎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时常想起那些比自己更困难一些的人,和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用阿虎的话说,现在该是轮到自己回报社会的时候了。从2003年起,阿虎开始去乔司敬老院义务补鞋,记得第一次去敬老院阿虎找了十多里路才问到,让那些五保老人们非常激动,因为一个重度残疾人也没有忘记他们。有一次他去敬老院义务补鞋,有位老人拿出了一双鞋底有一个大洞的鞋问他可不可以补,看到老人们那么节俭,阿虎不忍心加重他们的负担,每次去了后总是饿着肚子回家吃饭。

2006年,胡阿虎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胡阿虎为民服务的路子更宽广了,他在自己小小的修鞋铺里成立了阿虎党员志愿者服务站,还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无论平时还是节假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都能放弃休息时间,开着他的残疾车,去各地服务,临平、下沙的各个社区、敬老院、人多的农贸市场、96345服务中心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个月他都要开展几次服务活动,这不是每个志愿者都能做的到的,可他已经把为大家服务当成了一种乐趣、一种责任,当作一项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胡阿虎陆续荣获了余杭区敬老好儿女奖、余杭区十佳优秀残疾人、余杭区自强创业优秀残疾人。2007年荣获余杭区优秀慈善义工;他被评为2009年度党员积极分子;2010-2011年度乔司街道优秀志愿者;2012率余杭区“十佳百优”党员标兵;2012年6月又被评为余杭区“美丽洲先锋”创先争优十佳党员志愿者;2011年、201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度城乡和谐社区优秀志愿者服务者;2011年、2012年度余杭区优秀志愿者称号。望着胡阿虎的一份份荣誉,看着他这副瘦弱小巧的身躯,健康的人们总是感触良多。用阿虎的妻子的话说,“只要能给别人做些事情,别人说我们好,就是累死都开心。”这朴素的语言,正是胡阿虎的真实写照呵!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胡阿虎凭着坚强、刚毅和一颗美丽的心灵,将有限的生命完全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来源:中国文明网杭州站    作者:    编辑:王洁    
胡一斌(见义勇为)王秋(敬业奉献)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www.hzwmw.com 浙ICP备06032142  E-mail:hzwmw@sina.com
图片报道 2号线二期建设情况 其它线路建设情况 媒体聚焦 杭网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