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军(诚实守信)




为守那一“诺”,宁愿卖厂房

江建军,40岁,浙江维娜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十几年来,他无私资助了10个贫困学生上学。2009年,江建军做生意被骗了100多万,创办企业濒临破产边缘。但是他为了践行自己资助孩子上学的诺言,他毅然变卖了自己的企业厂房,只为让孩子能完成学业。

2015年2月22日(正月初四)一大早,淳安山区夏丰中心小学二位四年级学生相约结伴同行,徒步近10公里来看望“他们家最好的亲戚”(资助他们能继续上学的恩人)——江建军,这让江建军这位七尺男儿眼眶里的泪水怎么也控制不住了……

说起这些孩子,江建军很是欣慰,孩子学习成绩从中下到中等,从中等到中上,点滴的进步都能增添他的工作动力;孩子的懂事,天真、淳朴;吃苦、耐劳都让他既心痛又满足。

这位工人出身的个体老板,最为人乐道的不是20多年打拼事业的坎坷沉浮,而是十几年如一日资助15位贫困学童从小学上到大学的爱心事迹。他资助的这些孩子,有的早已学成毕业、结婚生子,有的还在读高中,但无一例外地对他们的江叔叔满怀尊敬和感恩。

想起自己童年,不远辛苦助学

江建军从千岛湖的大山里走出来,他至今仍清楚记得,小学只读了一年多,当时每天上下山就要花五六个小时。“我还记得最后一节课,学的是两首古诗。”尽管他很珍惜上学的机会,但因为家庭困难,他早早就辍学了。这一直是他心头遗憾。

24岁那年,江建军偶然间看到电视上播一个12岁贵州小女孩独自到浙江温岭打工饿倒在路边的新闻,正是这段新闻,改变了他的生活。“我要帮帮她,这么小的孩子一定要上学。”他当即买好车票,请了一周假,来到那个孩子黄梅的家乡。到了贵州后,他辗转找到黄梅的家,石头垒的土房,屋顶铺着稻草,唯一的家电是灯泡,“黄梅跟我一样,家里穷,读不起书。”当年辍学的遗憾,更加坚定了江建军资助黄梅上学的决心。江建军决定每月给黄梅寄100元,这对每个月挣270元工资的人来说并不容易。思来想去,他只能戒烟戒酒,他说:“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只要资助孩子们一天,我就一天不抽烟、不喝酒。” 这一戒就是十几年。

他经常跟孩子们说:“以前那么苦,我还很想读书,你们现在条件好了,没有道理不好好读。”孩子们特别听江叔叔的话,一个个都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优异。

陪伴孩子成长 关心呵护不断

在过去十几年中,江建军累计资助了15位学生,捐助金额达100多万。他不仅在金钱资助他们,在情感上也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早些年,他坚持每个月给每个孩子写一封信,现在通讯发达了,他每周总要给他们打一个电话。当孩子们碰到解不开的难题时,他有时甚至抛下工作,不远千里跑到孩子家乡和他们谈心。

安徽姑娘何翠2012年高考,可高考前1个月,父亲突然过世,她一时接受不了打击,心情低落。江建军知道后,马上赶到安徽,连续几天一直开导她,还叫来小伙伴陪伴她。最终何翠渡过难关,高考取得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安徽女孩孙玉琴是个内向、容易自卑的孩子,就在2013年高考前两个月,孙玉琴给江建军发来求助短信:“叔叔,怎样才能克服自卑和不自信?”其实江建军心里清楚,受他帮助的孩子出身在特殊的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困难。江建军马上回复了短信和电话,还特地赶到安徽,当起“心理辅导师”。江叔叔的开导“很管用”,孙玉琴最终发挥出色,考上了北京大学,今年正月初五江建军应邀去安徽看望寒假中的她给以鼓励。

对其他的孩子也是一样,江建军从不吝啬自己的时间。早些年,识字不多的他每个月给孩子们写信,还特地买了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钱够用吗?”“学习好不好?”……从最初的写信,到现在的通电话,江建军和孩子们成了亲密的朋友,大家都爱和他聊上几句。每年暑假,江建军都会轮流接几个孩子到家里来住,他的女儿和这些孩子相处时间久了,都成了一家人。

为守那一“诺” 宁愿变卖厂房

随着生活渐渐宽裕,江建军资助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出差路上,听说当地有孩子读不起书,他就上门看看;老家有孩子需要帮助,他二话不说伸出援手;去偏远地方,他总习惯去小学转转……每个孩子,都是江建军上门看过,从小学开始结对。他说自己赚得也不多,希望把钱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

2009年,江建军做生意被骗了100多万,经济出现了危机,急需一笔钱周转。他宁愿转卖厂房,也要保证孩子上学的钱,坚持让他们读完大学。他说,人生信守承诺很重要,既然承诺资助,自己再困难也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几年来,江建军共资助了15名孩子,他们分别来自吉林、安徽、贵州、四川等地,个个有出息,大部分都考上了名牌大学。问及培养他们的秘诀时,江建军笑着说:“都是被我逼出来的。”原来,江建军跟资助的孩子们都签订了协议,读大学只能读一本、二本,否则就取消对他们的资助。”受助的孩子们有了压力,学习都很勤奋,没有让他失望。感到欣慰之余,他平静地说:“我从没想过他们回报,帮助他们不是投资。他们记不记得我都没关系。”而这时的他网名也改成“人生的诺言”。

这些年,资助孩子的事一直是他的秘密。直到社区工作人员发现总有孩子给他写信,误认为他在外面有私生子,谜底逐渐解开。后经媒体报道,江建军的事迹才真正为人所知。也正是在江建军的带动影响下,他的亲朋好友也加入了助人为乐的爱心队伍,妻子沈银花当上了一个网站义工联盟会会长;同时也带动了身边的人,两位做生意的朋友,也已加入了资助孩子的队伍。

 


来源:中国文明网杭州站    作者:    编辑:王洁    
金长(诚实守信)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www.hzwmw.com 浙ICP备06032142  E-mail:hzwmw@sina.com
图片报道 2号线二期建设情况 其它线路建设情况 媒体聚焦 杭网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