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珠美(敬业奉献)

爱的奉献




王珠美,女,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杭州市余杭区人。现任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护士长,主任护师。

王珠美于1987年由杭州护士学校助产专业毕业,分配在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1997年走上护理管理岗位,先后任妇产科、外科副护士长,从2003年起任内二科护士长至今。先后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进修护理管理,2014年赴台湾高雄中和纪念医院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并因地制宜适用于临床。

20多年来,她用自己的爱,铸就了对病人、家属以及对同事、朋友的大爱,病人和同事都亲切地称呼她“阿美”。2008年王珠美被浙江教育频道评为“感动浙江”的人物。2010年被评为余杭区文教卫生系统唯一的“巾帼建功”标兵,2011 年被评为“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2012年在“三好一满意”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员工”和“优秀护士长”,同年被评为余杭区“优秀护士长”,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2014年她的事迹被余杭区总工会作为“最美职工”选送题材参加杭州市总工会举办“杭州市‘十大’最美女职工”演讲,她的故事、她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同时她在业务上不断进取,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年来发表护理论文10余篇,其中国家一级杂志3篇,SCI通讯作者1篇,二级杂志4篇。参与科研课题研究5项,均排名第二,其中4项经过省市专家评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4年成功晋升主任护师,成为余杭区首个正高级护士。

圆病人最后的一个愿望。

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在这一天,传统的中国家庭,全家人都要在年三十相聚一起,团团圆圆祈福来年的红火。可就在2005年的除夕,天还飘着细雨,在喜庆的烟花爆竹声中,稍显冷清的病房里,一位病重的癌症患者说她想见王珠美最后一面,想和她告别。在平时或许很容易能办到,但毕竟是除夕之夜啊,家属都感觉不好意思,可固执的患者却一定要见她,无奈而孝顺的家属为了满足她的最后要求,只好请求医生打电话给她。在除夕,在寒冷的冬夜,王珠美二话没说从20 里外的乡下老家驱车赶来,等她赶到的时候,病人已说不出话了,微微眨了眨眼,她伸出双手,握住了病人的手,对她说:别怕,我来了,我来看你了。握着王珠美的手,老人走得很安详。王珠美说:“其实我很感动,我是一个普通的护士,她是一个普通的病人,在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刻,感谢她如此地信任我,让我陪着她走完她的人生。”

一诺千金,几年如一日。

曾经有人说过:“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护士。”医院曾有一位患者,名叫许瑛,已经走了整整8 年了,但他的母亲时常提着还透着热气的老菱,鸡蛋,番薯等走进内二病房,她来看望这些曾经在她最无助最痛苦的时候陪她一起走过的医生护士们。她的儿子曾是一个阳光帅气而又懂事的小伙子,因为发现脚背上一个经久不癒的小溃疡来医院就诊,被确诊为骨肉瘤晚期,并马上进行了截肢手术。手术后因严重的肺部感染转到内二病房。一个帅气的小伙,一下子失去了一条腿,可以想象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王珠美了解病人的情况后,几个月来,一直给他做心理护理,他妈妈不在的时候,帮他擦身洗衣,料理他的生活。就因为有这种理解,有这种帮助,有这种携手,有这种爱,他平静地接受了各项治疗。终于他接受了事实,慢慢地开朗起来了,有时还有说有笑,对着护士们开起了玩笑说:“如果有一天,我挂在墙上住在山上了,请你们代替我做我妈妈的孩子,时常去看看她……”。在王珠美及医生护士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变得非常坚强,癌细胞折磨得他渐渐地不成人样了,剧烈的疼痛常使他满头大汗,他抓断了两根床栏,但他拒绝打止痛针,王珠美曾劝过他,可他静静地对她说:“如果针打下去了, 我不再醒来了怎么办?我从此看不到你们了怎么办?”天真的话语,令王珠美的心一阵阵地紧缩。

永远记得那个早晨,他坚强地等到了上班时间,他已不能开口讲话,王珠美走上前去对他说:你是不是不放心你的爸妈?你放心吧,以后我们大家都会照顾他们的。他竭力睁大的双眼在她们面前定格,阿美强忍着泪水走上前静静地给他合上双眼。那一年他26岁,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妈妈多了许许多多的穿着白大褂的儿女,8年来王珠美践行着对一位年轻病人的承诺,一直以一个女儿的身份做着。节日到来时,她或许没有时间去看望自己的父母,但她一定会去看望许妈妈.....

一张合影。

曾经有一个黑龙江女孩,叫春红(化名),2012年10月,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脑转移,已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时间。经过多方打听选择于2013年的4月23日住进我科进行治疗。当时的她已基本瘫痪,眼睛也看不见了。因为家属的过份紧张,起初小护士们都不太敢去给她上治疗,所以王珠美常常自己去完成她的治疗和护理。异地他乡没有亲人,王珠美对她格外地照顾,除了做疾病护理外,她做得更多的是心理护理。她用真诚感动患者和她的女儿,她叫王珠美姐姐,有一天,春红对她说,姐姐,我很想看清楚你们,可是我现在看不见,我想和你们合个影,我想在我康复后能看见你们,那么我在北方也能永远记住你们。王珠美满口答应,并完成她的心愿。当将装裱好的合影交到病人手上时,她哭了,那不是痛苦,也不是幸福,那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缘。5月14日,她带着对世界无限的眷恋和不舍闭上了双眼。因为家属不想她穿病人服离开。王珠美用最快的速度买齐了从里到外的所有衣物,并庄严地为她擦身更衣。殡仪馆的车来了,异地他乡的家属一下子慌了神,她说:阿姨别怕,我陪你们去。殡葬车在前面开,王珠美开着自己的车,装着春红的遗物跟在后面。殡葬馆的一切安顿好后,她又返回镇上,买了食物和水送去。当她离开时,车子开出一段路后,王珠美无意从后视镜看到了让她这辈子都难忘的画面,只见白发苍苍的两位老人和春红的哥哥齐齐地跪在她的车后……王珠美告诉我们,这是她第一次从头到脚的为一个人安排后事。事后,家属将一封长达6页的感谢信寄到了卫生局,城乡导报刊登了她们的故事。

肩负一种责任,收获一种美丽。

曾有一名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病情折磨地她痛不欲生。一次次,是王珠美给她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一次次,是王珠美陪她一起战胜病魔,度过难关。这是一种美丽的责任。记得那是一个江南难得的大雪的晚上,已经11 点多了,这位病人在家里突然病情加重,大量呕血后马上昏迷,无奈的家属一边将病人往二院送,一边拨通王珠美的电话求救,得知病人已经在路上,她二话不说立马从温暖的家中赶到病房,做好抢救的准备……病人抢救过来后,因为肝昏迷的原因,意识不是很清楚,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像孩子一样依赖者她,要她亲自护理和操作。在她住院期间,有一次王珠美休息,她去杭州办事的途中,又接到病人家属的电话,说病人不让任何人接近,烦躁不安。她只好马上返回给她护理,也奇怪,见到她病人马上就安静下来了,这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患者家属将一封感人的表扬信寄到卫生局,卫生局领导非常重视,并转发下来,要求全院职工向王珠美学习。

因为平凡 ,才见真爱。

2008年,曾有一位癌症晚期的患者转去杭州肿瘤医院救治,家人要照顾病患,无瑕顾及年幼的孩子,王珠美知道此事后,将他们无人照料的九岁的女儿带回了自己的家,照顾小女孩的生活和学习整整半年,直到患者离开人世后,她妈妈才把她领回家。这已不是一个护士的职责范畴了,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风貌,为此王珠美也被小女孩所在的学校评为“最具爱心的妈妈”,被浙江教育频道评为“感动浙江”的人物,受到了小强热线的采访,她只是平静地说:“我从没想过要做什么伟人,平凡之中才是真爱。”

在28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王珠用自己的奉献,铸就了对病人、家属以及对同事、朋友的大爱。王珠美说,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用心想做好每一件普通的事,只是努力想做一些善事,能帮助到一些人,这样就觉得很开心。

 


来源:中国文明网杭州站    作者:    编辑:王洁    
郎有金(敬业奉献)李碧华(孝老爱亲)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www.hzwmw.com 浙ICP备06032142  E-mail:hzwmw@sina.com
图片报道 2号线二期建设情况 其它线路建设情况 媒体聚焦 杭网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