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浙大社区求是书画社: 丹青为伴 老有所乐
发布时间:2015-09-22 15:24:23 星期二   

 

求是书画社成员间交流

求是书画社

杭州小营街道,活跃着一批老浙大社区求是书画社为骨干力量的书画人。他们搞创作,搞培训,搞展览,圆融着自己的老年生活;他们服务社区,走入社区,又在繁荣和发展社区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群因爱好而相识,因书画而结缘老人,自2009年成立以来,发展至今已有成员103人。点评作品,聊侃人生,书画社的学友们说,丹青为伴,老有所乐。

今年暑假,老浙大社区求是书画社社长陈光华格外忙碌,在街道红巷生活广场,书画社组织了一场面对辖区小学生的义务书画培训班,80个来自街道12个社区的孩子,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都在活动室里学习书法,花鸟、山水画。“老师们的书画社比专业培训还地道!”

“走进社区,终生学习”是书画社成立以来,一直贯穿始终的宗旨。书画社内摆放着老人们完成的许多作品,风格独特的草书、古朴的篆书、隶书,各类大气的国画作品……老人们围在一起,由老师带头品评作品,一幅幅切磋、一笔笔评论,几年来,他们在一起钻研,相互之间已形成了信任和默契。

在书画社成立之际,社区举办了“纪念国庆六十周年书画展览”。这次展览除了居住在本社区的西泠印社副社长陆秀竟教授、西泠印社金石专家林乾良教授献出自己的艺术精品外,年近九旬的国医大师何任老先生也特别委托秘书专程将自己亲笔创作的书画送到社区参展。

书画展还得到了社区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上至八旬老翁,下到垂髫孩童,无不热情参与,更有居民和辖区单位将平时珍藏在家的墨宝送到社区参展。

当时,展览共有百余幅书画作品参展。参展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在书画社学员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书画爱好者加入到求是书画社中来,他们通过参与社区举办的书画展览、辅导培训、书画艺术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实现“老有所为”的社会价值。

书画社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停下公益的脚步。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诸如春节期间,为辖区烈军属、低保户、无偿写春联,送“福”字。平时里,为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写字送画。这样的事情不计其数。“即便是刮风下雨,只要是到了活动的日子,除了特殊情况,绝对无人迟到,更不要说缺席了。”

书画家陈光华、杨载仁等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在社区举办老年书画展览、辅导培训书画艺术等活动,不仅活跃和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也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了“老有所为”的社会价值。

今后,老浙大社区书画社努力方向是希望大家继续努力,采取各种方式提高书画艺术水平,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才华,并表示社区将继续支持书画社的各种活动。与会的书画社成员也相继发言,并对书画社的工作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

省书画研究会的成员表示,社区要利用自身优势,为推动社区书画活动健康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他们在老浙大社区设点,在社区进行多项书画交流活动,共同促进社区文化生活的发展。

杭州求是书画社是小营街道老浙大社区社会组织的经典品牌,求是书画社社员杨载仁先生退休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多年来从事书法诗词的实践研讨,杨载仁先生热心于老浙大社区公益文化宣传,积极参加社区组织——“求是书画社”书画教学讲座活动。经常代表社区、书画社参加浙江省书画研究会、杭州市书协、上城区等举办的多项文化交流写作展出活动。

老浙大社区求是书画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受到了社区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西泠印社书画院副院长陆秀竟教授向书画社赠送了亲笔书写的横幅。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陈琳 编辑:高婷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老浙大社区求是书画社: 丹青为伴 老有所乐
发布时间:2015-09-22 15:24:23 星期二   

 

求是书画社成员间交流

求是书画社

杭州小营街道,活跃着一批老浙大社区求是书画社为骨干力量的书画人。他们搞创作,搞培训,搞展览,圆融着自己的老年生活;他们服务社区,走入社区,又在繁荣和发展社区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群因爱好而相识,因书画而结缘老人,自2009年成立以来,发展至今已有成员103人。点评作品,聊侃人生,书画社的学友们说,丹青为伴,老有所乐。

今年暑假,老浙大社区求是书画社社长陈光华格外忙碌,在街道红巷生活广场,书画社组织了一场面对辖区小学生的义务书画培训班,80个来自街道12个社区的孩子,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都在活动室里学习书法,花鸟、山水画。“老师们的书画社比专业培训还地道!”

“走进社区,终生学习”是书画社成立以来,一直贯穿始终的宗旨。书画社内摆放着老人们完成的许多作品,风格独特的草书、古朴的篆书、隶书,各类大气的国画作品……老人们围在一起,由老师带头品评作品,一幅幅切磋、一笔笔评论,几年来,他们在一起钻研,相互之间已形成了信任和默契。

在书画社成立之际,社区举办了“纪念国庆六十周年书画展览”。这次展览除了居住在本社区的西泠印社副社长陆秀竟教授、西泠印社金石专家林乾良教授献出自己的艺术精品外,年近九旬的国医大师何任老先生也特别委托秘书专程将自己亲笔创作的书画送到社区参展。

书画展还得到了社区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上至八旬老翁,下到垂髫孩童,无不热情参与,更有居民和辖区单位将平时珍藏在家的墨宝送到社区参展。

当时,展览共有百余幅书画作品参展。参展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在书画社学员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书画爱好者加入到求是书画社中来,他们通过参与社区举办的书画展览、辅导培训、书画艺术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实现“老有所为”的社会价值。

书画社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停下公益的脚步。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诸如春节期间,为辖区烈军属、低保户、无偿写春联,送“福”字。平时里,为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写字送画。这样的事情不计其数。“即便是刮风下雨,只要是到了活动的日子,除了特殊情况,绝对无人迟到,更不要说缺席了。”

书画家陈光华、杨载仁等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在社区举办老年书画展览、辅导培训书画艺术等活动,不仅活跃和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也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了“老有所为”的社会价值。

今后,老浙大社区书画社努力方向是希望大家继续努力,采取各种方式提高书画艺术水平,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才华,并表示社区将继续支持书画社的各种活动。与会的书画社成员也相继发言,并对书画社的工作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

省书画研究会的成员表示,社区要利用自身优势,为推动社区书画活动健康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他们在老浙大社区设点,在社区进行多项书画交流活动,共同促进社区文化生活的发展。

杭州求是书画社是小营街道老浙大社区社会组织的经典品牌,求是书画社社员杨载仁先生退休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多年来从事书法诗词的实践研讨,杨载仁先生热心于老浙大社区公益文化宣传,积极参加社区组织——“求是书画社”书画教学讲座活动。经常代表社区、书画社参加浙江省书画研究会、杭州市书协、上城区等举办的多项文化交流写作展出活动。

老浙大社区求是书画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受到了社区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西泠印社书画院副院长陆秀竟教授向书画社赠送了亲笔书写的横幅。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陈琳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