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李卫东研究员为了搜寻鼠兔在天山地区组织了一队志愿者,发现了近20年来几乎一度以为销声匿迹的稀有物种:伊犁鼠兔。
这种小小的,长着一张泰迪熊脸的高山生哺乳动物。自从1983年意外被发现之后。人们仅仅见过他们几次,而这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更是无从得知,而这一次的探寻发现的伊犁鼠兔,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整个志愿队伍都喜出望外。
伊犁鼠兔属兔形目,鼠兔科,仅存于中国天山山区。伊犁鼠兔一九八三年在天山发现并命名,外形像兔子又像老鼠,额头和颈侧有3块棕色斑点,是我国特有物种。是当前国际公认的仅有二十四个鼠兔属种中耳朵最大,后足最长,体形最大的一种。
鼠兔的栖息环境决定了它的食物也是非常特殊,这类物种靠采食天山雪莲、红景天、金莲花等药用植物生存。(小编表示这也忒金贵了,雪莲当饭吃,难怪数量稀少)李卫东说道,根据实地调研,全疆14个伊犁鼠兔观测点中有9个点的伊犁鼠兔已经消失。最新的调查数据推测,伊犁鼠兔现存数量已不到1000只。
由于鼠兔对环境改变十分敏感,上世纪90年代的调查数字显示它们的种群数量只有2000只左右,而且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消息,因生存条件极度恶劣、自身近亲繁殖、天敌和人为干扰等等因素,这一数量还在减少。
畜牧造成的生态压力以及栖息地减少和空气污染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鼠兔种群数量的降低,中国也把鼠兔划为了濒危物种。李卫东呼吁,目前缺乏统一的,有协调的工作来保护伊犁鼠兔。希望可以在曾经发现伊犁鼠兔的天山一号冰川的天格尔山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护好珍稀的伊犁鼠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