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浙江制造”升级版 步入“十三五”的中国经济,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攻坚战。能否迈过这道坎,决定着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两天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先行一步的浙江,不少浙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进行了超前探索。那么,一起来看看他们眼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一:创新驱动】 “目前经济发展的问题,不是消费不足,也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中国社会基于小康水平之上的高品质需求得不到满足。”南存辉委员认为,归根到底,这反映的是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不足的问题。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破除这一难题的利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破题之举自然是创新。谈起创业初期的经历,南存辉委员依旧感慨万分,“当初我们坚持股东不分红,把利润全部用于技术研发和扩大再生产。”他说,正泰集团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当初的坚持。 “纵览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成功的国家都是在创新发展中巩固自身的优势。”南存辉委员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制造业来说,最关键、最根本的是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由低端向中高端的发展。 目前,正泰集团一年投入研发费用近20亿元,仅去年高端智能电器研发投入就达8亿元,取得300多项专利。正泰集团成功研发了我国首台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高端生产设备(PECVD),打破了西方长期垄断;自主开发了基于云计算技术、超过1000万点、技术先进的新型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云平台。 南存辉委员建议,加大对高端制造的扶持力度。推动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完善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机制,对自主创新品牌,实行优质优价,支持国产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在国产高端装备可替代进口的条件下,建立及时取消同类装备进口优惠政策的动态管理机制。 【关键词二:制度供给】 在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眼中,这是一个让企业增强获得感的新提法:“目前,有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导致有效供给不能释放,束缚了生产力。今年,中央下定决心减轻企业负担,政府还将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都是实体企业的好声音。”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是我们供给端出了问题,不能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然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完全是企业的问题。”胡季强代表说,在许多领域存在的种种制度性障碍,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市场活力的迸发。比如医疗领域,市场需求很旺盛,但民营企业进入还有不少顾虑。 胡季强代表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给企业松绑。“龙头应该是制度供给,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政府要创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给出科技创新空间,给出人才施展聪明才智、释放潜力的空间。” 【关键词三:降低成本】 “一扇门里,可以说三分之一都是运费”“我最不理解的,是除了油费、过桥过路费等正常的费用外,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码头费、操作费、报关费”“从杭州到江苏这么近的距离,经常要走一个星期”…… 这些声音,发自全国各地的企业,蕴含着突破中国制造困境、加快转型升级的呐喊。录下声音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2015年,他相继踏访长沙、济南等10余个重点交通枢纽城市,深入调研区域物流现状。 “物流正在侵蚀企业30%至40%的利润,严重制约企业的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亟须抓紧补上物流这块短板,提升其对实体企业的系统化服务。”徐冠巨委员说,这次调研后,他更加确信,传化集团着力构建的“中国智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大有可为,“经济新常态下,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也是关键环节。” 物流业短板怎么补?徐冠巨委员认为,要推进物流一体化战略,补上公路物流基础公共系统短板;高度重视城市公路物流枢纽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把物流规划纳入城市规划,解决“重交通、轻物流”的问题;公路物流枢纽中心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其“准公共产品”属性,积极探索政企协力发展模式;加强对物流行业的统筹管理,扩大物流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降低税负,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形成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合力。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确实遇到诸多瓶颈,但相信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为企业减负降成本,这些熬过冬天的野草,一定能在春天里迸发出勃勃生机。”徐冠巨委员信心满满地说。 【关键词四:接轨市场】 陈保华是来自医药行业的代表,他所在的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头顶许多光环:全国第一家获得美国FDA认证的制剂生产商、第一家获得美国FDA药品制剂文号的企业等。 “提升优质药品的有效供给,必须找准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在陈保华代表看来,这个关键点就是接轨国际高端医药市场。近年来,国内企业不断发展,国产仿制药的竞争力逐步提升,一些产品正在走向国际市场,但真正实现规模化销售的品种依然不多。 陈保华代表解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外市场与国内大不相同。以美国为例,美国医药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高,前四大商业巨头和零售联盟垄断了美国80%至90%的市场。“中国制剂突围国际市场,必须找准主流渠道。” 这几年,华海药业坚定不移地推动制剂国际化。公司首个高端缓控释制剂拉莫三嗪控释片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超过60%,此产品的净利润每年超过1亿元。2015年,在外部环境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60%,税收增长60%。 华海药业正在谋划这一战略的“升级版”:将制剂国际化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具体措施是通过兼并收购南美、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的制药企业,将华海在欧美上市销售的医药产品迅速推向全球市场。此外,华海还联合国内优势医药企业、优质品种,依托华海制剂出口平台,共同进军美国市场。积极打造美国医药市场的“中国军团”,从而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五: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政府报告里第一次出现“工匠精神”4个字。 这亦是一个让无数浙商念兹在兹的词,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是其一。今年,李书福委员有一份“加快自动驾驶立法”的提案,怀抱民族汽车梦的吉利集团,再次奔跑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前端。“在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大背景下,捕捉市场先机,发扬工匠精神,创新产品供给,这是当前浙江企业所要提升的重要内涵。” “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在研发上敢于投入,在技术上要敢于创新,在品质上高标准”“一点一点地把研发工作做好”“静下心来把产品做到极致”……李书福委员说,浙江制造要迈向中高端,就得这么做! “制造业大而不强,这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次,‘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了政府对此具有深刻认识。”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沈琪芳认为,中国制造与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相比,确实有很大差距,我们的许多产品既不精细,也不美观,还不耐用。 探寻原因,这跟制造者的手艺、制作精神不无关系。我们缺乏的,正是制造世界品牌的那种“工匠精神”。沈琪芳代表认为,浙江正在向制造业强省迈进,必须补上这块短板。首先职业教育要行动起来,无论中职还是高职,人才培养不仅教给学生职业技能,更应该注重职业文化教育,激发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和追求,培养训练精湛执着的职业精神。此外,政府和社会也要大力营造尊重技术工人的氛围,给予他们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