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伟大历史时代的开创,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完成,都离不开大批优秀人才的支撑。拥有什么样的人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才在成功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强调了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必须善于聚才和用才。
人才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关键地位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人才方针政策,培养和集聚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队伍,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顺利发展和伟大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我们不仅面临着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日益严峻形势,承受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有比较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也面临着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就业压力沉重、城乡差别增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这些压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欠缺造成的。因此,我国要想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须占领人才资源培养使用这个战略制高点,不断发挥雄厚的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把培养使用好人才资源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高度重视起来。
突破人才瓶颈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我们绘就了“十三五”发展的美好蓝图,吹响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战斗号角。我们能否沿着“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关键要看我们能否贯彻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和指导新实践,以新理念推动和实现新发展。做好这一切的根本和关键就是能否培养和使用好人才这一重要资源,能否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使用起来。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异常丰富,但总体素质还不高,各类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远不能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各层次专业人才甚至技术工人都很短缺,科技拔尖人才和知名科学家更是明显不足。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还远没有形成。
培养和使用好人才资源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培养和使用好人才资源,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人人皆可成才的重要理念。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在人才理论上的集中体现,体现了新时代与时俱进的科学人才观。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必须深刻理解“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与“人人皆可成才”的内在联系,必须深刻认识到一切具有较高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必须坚持以用为本的指导方针,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选拔任用大批高素质干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流砥柱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引领推动。因此,培养造就宏大人才队伍必须首先培养造就一只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要按照总书记讲话强调的“三个坚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抓紧培养造就大批青年英才。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能否持续不断地推动青年英才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前景。特别是现在正处于信息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青年人更具有比较优势,能迅速地完成知识积累,做出一番事业。青年英才的大量涌现,必将会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部门都要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为青年英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全党上下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认真倾听青年心声,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