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精准扶贫+互联网——下城区知联会常务副会长郑芬兰的非遗之旅不一般
发布时间:2018-07-17 10:51:15


郑芬兰,土布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杭州“小巷三寻”品牌创始人,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理事,下城区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下城区工商联执委。多年来,她以对土布纺织技艺的热爱和执着,一直致力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018年荣获“2017年非遗年度人物”和“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



近年来,郑芬兰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充分借助网络科技优势,积极探索尝试“非遗+精准扶贫+互联网”的方法路径,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与精准扶贫互促、企业发展与服务社会兼顾的创新之路。

6月9日,是我国即将到来的第二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来看看下城区知联会常务副会长郑芬兰是如何将非遗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又是如何通过弘扬非遗传统文化推动实现精准扶贫的。


非遗+精准扶贫+互联网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文化,公共文化在扶贫方面责任重大。实施文化扶贫、补齐短板,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有许多老少边穷地区都拥有特色突出、数量众多的非遗资源,但这些非遗资源却被时光遗忘在“闺中”被私藏在人间的仙境里。


以前,非遗传承人和贫困群众往往只会埋头做事,缺乏市场和产品宣传能力,做出来的产品无人问津,但这一切因为郑芬兰的出现而变得不同。今年1月,郑芬兰携手阿里巴巴“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公益项目,以非遗培训人才,用非遗开发现代产品,把非遗资源变成了精准扶贫资产。不仅为边远山区的非遗传承人和生活困难群众开拓了思路和眼界,而且为他们带去了培训团队、改良机器和产品订单,并帮助他们建立了麻纺织工艺品牌“三百妞”,让越来越多贫困户的脸上绽放发自内心的笑颜。


为爱赋能

5月12日,这一天恰好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郑芬兰联合中国红十字会淘宝公益基金共同举办“为爱赋能”母亲节系列主题分享体验活动暨“指尖上的幸福”浙江省魔豆妈妈手工艺培训帮扶启动仪式。仪式上,郑芬兰宣布全面启动魔豆妈妈手艺培训及产业落地计划,并同时启动两个品牌淘宝店铺,借助淘宝平台,线上线下销售魔豆妈妈们的手工艺产品。而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她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段,成功地把慈善公益和精准扶贫、扶智和扶志结合在一起,实现精准帮扶。

5月13日,郑芬兰又带领考察团前往横店圆明新园线下销售点做实地考察调研,确保魔豆妈妈手工艺培训帮扶工程项目正式落地,以此帮助更多年轻人回归乡村、振兴乡村,通过非遗保护工作繁荣农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云南省怒江州水沟头寨是一个傈傈族村寨。5月26日,郑芬兰带着给当地捐赠的改良织机、技术培训团队和新产品订单,来到她在今年1月“寻梭之旅”中结识的水沟头寨,组织举行了一场热闹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魔豆妈妈”项目组带走了村民现场制作的产品,并给他们兑现了工资。许多村民都说,通过培训和劳动赚到钱的感觉真好。

“非遗+精准扶贫+互联网”模式,不仅能让村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且也能让藏在大山里的傈僳族麻纺织技艺,通过产业化和网络化手段焕发新的光彩,靠自己双手致富后的傈傈族同胞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让非遗项目走近孩子、走进环保

郑芬兰在大力推进非遗产品公益化、品牌化的同时,还致力于将传统手工织品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向新一代的孩子们传递保护环境、热爱传统文化的理念。

弘扬非遗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郑芬兰联合下城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了“少用餐巾纸·重拾小手帕”2018百场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是,郑芬兰发起了“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的绿色倡议。当代的“00后”“10后”能接触纺织技艺的机会少之又少。活动现场,朝晖实验小学的50名小朋友和杭师大国际教育学院的20名留学生,零距离感受了土布纺织技艺的魅力,坐在纺织机前当了一回“织女”。或许这些孩子们和留学生们在一次的体验后并不能熟练的织布,但在他们心里土布纺织技艺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非遗项目,环保也不再是省下了几包纸巾、拯救了几颗大树这些单纯的数字,而是让他们用心灵来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用行动来诠


来源:   作者:章茜雯   编辑:余琼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