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在接下来的40天里,中国又将上演“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伴随着高铁网络不断完善、科技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年这条漫漫回家路上将出现不少新变化。(2月1日中新网)
回家过年,是漂泊在外游子每年的必修课。从1981年3月“春运”一词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春运,就成为一年一度的人口集体大迁移。期间,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增速较前几年明显放缓。客运总量预测出现不增长,说明我们交通运输系统整体压力不会像过去春运时那么大,这就为提升春运服务品质,让旅客出行更舒心带来了良好契机。
往年春运,让游子最焦心的就是买票。排队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购票是常遇到的事情,在熬过漫长排队等候,总算轮上自己时,“你好,有某天到某地的卧铺吗?”,“卧铺没了”。“那有硬座吧!”,“硬座没有了”。“站票总有吧”,还是遇到很冷静的一句,“也没有了”当时就让人有晕厥之感。于是,赶紧再追问,“有哪天到某地的票?”此时,身后面不耐烦的催促声就会连声响起,好不容易拿到几张站票,很是愧疚地告诉爱人,回家的旅途又要充满艰辛了。而今,南昌火车站提供微博微信预约服务,网上买票、自动取(售)票,让购票轻松愉快。
往年,春运最大的感受是“挤”。进站“挤”、上车“挤”、车厢“挤”,坐车10多小时人不得动,走廊、厕所到处都是人,保障“量”的出行是重点。而今,春运运力供给有效扩大,感觉没过去那样“挤”了,进站“刷脸”,仅需5秒;南昌站的每个厕所都用精美瓷板画装饰出不同风格和主题,有了别样风景。尤其是,今年的兰渝、西成、渝贵一批新铁路相继开通,提高了西南、西北方向客运能力,而高铁、普速、航空、汽运齐上阵,也让我们春运出行有了多样化选择。如:北京局担当图定102列时,计划加开列车共计21组343辆;南昌长运在春运除投放475台车外,抽调了74辆车作为机动运力随时加班使用;各地路政、清障人员都应急待命,保障应急处置,所有这些都让平安、温馨、畅通的春运出行体验有了新改观。
服务品质提升,让春运出行更舒心。从排队购票到自助取票,从电话订票到网络抢票,从普通盒饭到高铁点“外卖”,还有支持微信、支付宝购票、刷脸进站、接续换乘等,化解春运难题,优化服务品质,保障平安舒心回家过年,折射出我们社会变迁和发展进程。
进入新时代,春运从过去“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转变和进步,我们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当然,我们回家过年乘车时,应当严格遵守乘车规定,自觉做到不无票乘车、不带超重超大行李、不携带违禁品、不在动车组内吸烟,积极主动配合铁路部门管理,让文明出行让中国春运焕发新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