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改造提升,是杭州市民都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儿。
记者从昨天(8月23日)下午召开的杭州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一区一规划”编制成果交流会上了解到,目前,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景区、开发区(下沙)、高新区(滨江)都已完成了“一区一规划”的初步成果,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七个团队,在交流会上分别介绍了规划成果。
对于杭州市民而言,通过城中村的改造提升,今后,大家不但出行更加顺畅,教育医疗更加方便,居住环境也会变得更舒适。
七个城区和一个景区均已完成“一区一规划”方案编制
去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杭州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市推进246个村(其中178个为改造村,68个2015年底前已完成改造的村,要求组织“回头看”工作)城中村改造的具体工作部署,全面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作。
杭州市规划局提出了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一区一规划”和“一村一方案”的工作方式,目前,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景区、开发区(下沙)、高新区(滨江)都已完成了“一区一规划”的初步成果,按照规划引领、民生为本、产城融合、统筹协调的原则理念,不仅落实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务能级、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增进市民福祉等要求,而且体现了各区特色亮点。
与此同时,“一村一方案”也同步推进,按照进度安排,目前已完成5个村的方案编制,系统梳理了区域内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要素,按照“一区一规划”的有关要求,研究提出了城中村改造的发展定位、建设规模、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景观风貌等内容,为下一步规划的实施明确了方向和要求。
城中村改造留住乡愁延续文化传承
城中村改造注重对改造后土地的科学有效利用,重点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活动空间的短板,改善地铁、道路等交通环境,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提升。
据统计,本轮城中村改造落实教育、农贸市场、医疗卫生、养老、文化体育、市政、交通、绿地等“三公”用地3153万平方米,(三公--公共服务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活动空间)占拆除重建范围用地面积的47%,极大地改善了城中村的配套环境,提高了空间品质。
在城中村改造规划中,着重强化各历史文化遗存的发掘、保护、提炼与利用,注重打造各具特色的村域文化空间和载体,将地域特色文化积极融入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家园等文化设施建设当中,留住乡愁旧忆,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
比如,江干区的城中村规划就较好地挖掘和利用了钱塘江文化、笕桥历史街区文化。
同时,城中村改造与特色小镇、城市重点发展地区紧密结合,成为带动城市产业转型提升的重要地区,提升城市功能和活力。
比如,下城区在规划过程中,将城中村与“城市之星综合体”、“新天地城市次中心” 等规划建设工作相衔接,创新地采用了连片改造的城中村改造规划模式,突破村界对改造范围进行连片划定,统一谋划产业布局、功能组织,完善了杭州城北地区的空间布局。
规划路网助力“交通治堵”突出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确定的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等用地。
以教育设施为例,按照规划实施后全市可新增加初中24所(792班);新增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384班);新增小学54所(1890班);新增幼儿园116所(1433班)。
同时,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大力实施已有规划,打通“断头路”和“断头河”,完善修复路网与河网水系,提升了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
据统计,本轮城中村改造中约有43%的面积位于轨道交通站点800米范围之内,与轨道交通站点联系十分紧密。规划通过改造,加强城中村改造与轨道交通站点建设项目的衔接,推进站点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利用,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发展。
针对部分与地铁站点距离较远的城中村,规划形成慢行绿道,强化了城中村安置区和地铁站、城市级公共服务集聚区的慢行交通接驳,让城中村居民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此外,增加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提升整体景观,营建宜居环境,加强特色风貌塑造。
下城区在“一区一规划”中,优先保障河道、绿化等生态设施,确保绿化面积不减少,实现了300米见绿的规划目标。
西湖区改造过程中,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积极融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家园等设施建设中,形成城中村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骆家庄文化家园已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