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者·画像
姓 名: 许炳华
职 业:海宁市周王庙镇星火村村民、海宁市星富桑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荣誉:浙江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海宁市“十佳”职业农民、海宁市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等。
践行感言:合作社桑农老远冲我喊着老许老许,到跟前又满脸笑容地给我讲着新桑苗又让他们增收多少钱时,是我最为开心的时候。
海宁市周王庙镇是远近闻名的桑苗大镇,但过去,桑苗曾经很愁销。上世纪的一天,正闲逛的许炳华路遇两名陌生路人,竟卖掉60万株桑苗,淘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之后,他辞掉工作,只身北上,为家乡的桑苗闯市场,却屡屡受挫。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面临什么,他都百折不挠。最终,他让家乡的桑苗走向全国,漂洋过海⋯⋯
他曾应邀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传授蚕桑技艺,受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丝绸工业部部长的单独会见及好评。
生活中,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他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经常看到乡亲们因桑苗增收绽放出的充满获得感的笑脸。
●践行者·故事
出国讲学倍受好评
记者去年见许炳华时,他刚从乌兹别克斯坦归来,办公桌上还放着一叠乌兹别克斯坦官员送给他的名片。他应乌兹别克斯坦之邀,到乌传授桑苗栽种、培育管理及防病治虫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受到热烈的欢迎与好评。
“我从杭州出发,到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后,去了两个州参观考察,并同当地桑农交流桑苗栽种、培育管理以及防病治虫的相关知识。”许炳华满脸笑容地说,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那些天,很热,但一株株来自家乡的小桑苗在当地所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和当地人们的那份热情,还是让他非常开心。
在乌兹别克斯坦,许炳华认真细致地向当地蚕农讲授相关知识和技能,还回答了不少桑农提出的问题。他的回答给乌兹别克斯坦丝绸工业部部长留下深刻印象。
活动结束时,乌兹别克斯坦丝绸工业部长为他竖拇指,还单独召见了他。“他召见我时高兴地说,‘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是友好邻邦,我们总统和习主席是好朋友,我也和许炳华将成为好朋友,希望你以后能继续为我们提供优质桑苗’⋯⋯”许炳华说,在乌兹别克斯坦,当地国家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也对他进行采访。
敢为人先百折不挠
许炳华1962年出生于周王庙镇星火村,祖祖辈辈都是桑农。但过去,桑苗并未给当地桑农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
1990年的一天,许炳华在周王庙火车站附近闲逛。突然,他遇到两名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陌生男子。“请问咱们这什么地方能买到桑苗?”其中一人用带着北方口音的普通话问。
“这里到处都能买到小桑苗啊!”许炳华说着,就把这俩人带给岳父。对方在许炳华的岳父那里看过桑苗,立马就下了60万株订单,而且价格不错。翁婿积极行动,为客商备足桑苗,装了一火车皮。他赚了1.2万元,这可是当年做泥水工的他三四年的收入!“第一桶金”的光茫让他看到了家乡桑苗的前程,于是辞掉工作,决意寻找这个前程。
那是一个热浪滚滚的8月,他第一次远离家乡,从周王庙赶到上海,又从上海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抵达陕西汉中,寻找那两位客商。当年的火车开得很慢,没空调,许炳华又没买到座位,车上煎熬自是辛苦,但他还是毫不退缩地坚持了下来。
“去汉中前,我曾想他们第一年能下单60万株,第二年总该有80万株,但一见到那两位客人,我的梦想就破灭了!”许炳华说,当年下单的客商是当地农经部门人员,那60万订单也是帮当地农民采购的,“我过去后,他们说我们的桑苗确实不错,但一年就订购了,短时期没有需求,他们推荐我去安康。”
冒酷暑来到陕西安康,这里没有需求,许炳华便去了河南南阳,之后又去了山东泰安、德州、淄博等地。这次出行回海宁时,已是国庆前夕。“出门吃尽苦头,绝大多数地方不是没需求,就是虽有需求但之前就有供货商,咱根本挂不上钩,但我还是从南阳谈了90万株订单,并在去过的地方都留了自己的联系地址,当时还没有电话,后来很多当初留下的地址都发挥了作用。”他说。
许炳华最初联系业务都靠发电报。1993年,他在村里率先装了电话,印了名片,注册成了周王庙镇星火农副产品服务部,业务大增,“那几年不出门,全国客商都会通过电话蜂拥而来,生意不错,但当时是种粗放式经营,有时质量会受影响。”
2002年,全国桑苗良种化会议在海宁召开,许炳华成了“东桑西移”的重要供货商,让海宁桑苗“远嫁”甘肃,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摇钱树”。5年后,一封满载深情的感谢信翻山越岭来到海宁市领导周红霞的面前,并以甘肃茧丝绸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表达了对许炳华的感激之情,称赞“他用一颗真诚的心在浙甘农民心中架起了共同富裕的桥梁”,是“东西部合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优秀农民代表”。
乐于奉献初心不改
在不断扩大的业务中,许炳华于2007年成立了全国首家有桑苗自营出口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他又成立了全国首个桑苗出口基地——星火村良种桑苗出口基地,让家乡桑苗出口到希腊、土耳其、越南、葡萄牙、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一路走来,表现优异的他也在2008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在此后相继成为了合作社里的党支部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
成了党员,许炳华更忙了。他在合作社设立了党员远程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支部活动,播放党员先进事迹,举办农技科普讲座,更好地发挥了合作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还特别关心村里的困难群众,时不时给他们送温暖。
在星火村,有位村民的妻子生了大病,孩子还在读书,这位村民却无力支撑家中的生活重担,许炳华便作为担保人,帮这位村民从银行贷款,并提供技术支持,让他种葡萄。现如今这位村民已靠种葡萄脱贫。
“无论做什么,都要不怕吃苦,不慎艰险,能够奉献,不然就弄不成事。”许炳华还记得,多年前的一个深秋,他刚从银行取钱出来准备收购桑苗,就被汽车撞倒,肇事车辆扬长而去。他被朋友送进医院,医生要他住院,他想到这紧要关头一旦住院就会让大批桑苗错过最佳栽种时节,给等着载种桑苗的西部桑农造成非常沉重的损失,于是咬紧牙关,带伤工作,让事先讲好的桑苗最终“东桑西移”。
有了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他出口国外的桑苗声誉很好。3年前,乌兹别克斯坦客人从星富桑苗专业合作社采购了1680万株优质小桑苗,长势喜人。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后,乌兹别克斯坦今年又向许炳华订下小桑苗400万株。“我们合作社信誉很好,乌兹别克斯坦客人便向我国农业部反映,邀请我这次随农业部有关人员一同前去讲学。”许炳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