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述民评” 聚焦教培乱象:上了“黑名单”的教培机构,换个马甲又开张
发布时间:2018-11-06 09:00:00

已被列入黑名单的校外培训机构,却依然在上课;本来就不大的教学场地被隔成多个隔间,放满座椅,既无办学许可证,也无消防设施;培训进度随意超过所在地中小学同期进度,明显违反国家相关规定……

今天(11月5日),2018年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的第四场——“聚焦教育培训机构管理” 电视直播,面对调查短片所反映的各种教培机构乱象,现场的问政嘉宾——杭州市教育局、市场监管局、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各城区的分管负责人,都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社会心理之下,校外培训机构迅速增长,行业乱象也随之而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涉及各方利益,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也许正像现场点评嘉宾说的那样,乱象整治就像外科手术,更关键的是从整个教育导向和评价体系入手纠偏,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上了“黑名单”的教培机构,换个马甲又开张

今年8月中旬,杭州多个城区教育局陆续公布了一批无证办学培训机构的黑名单。然而记者调查却发现,一些黑名单中的机构,在曝光后依然在办学,只是更隐秘了。

比如,杭州奈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就因未取得《办学许可证》,被下城区教育局责令停止文化课程培训。然而9月初的一个晚上,记者在朝晖六区找到这家机构时,两个教室里都有学生在上课。

滨江区的中赢国际写字楼,是黑名单重灾区,共有6家机构榜上有名。9月5日晚,记者发现8楼的“红杉树”,虽然在名单上却还在营业,只是在招牌和报名表上都隐去了“红杉树”字样,改为某智能科技体验馆。但工作人员表示,这其实就是红杉树。同样,这里也拿不出办学许可证。

接下去被曝光的,还有下沙的“好好学吧”、上城区的“优米书院”……

据在现场的下城区和滨江区分管副区长介绍,就在不久前,奈思教育已经被取缔,而红杉树则是8月被关停后,改了名字又开张。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如何防止这些不规范的机构,被查处后换个马甲又出来害人?问政嘉宾们也提出了相应对策,如对顶风作案的机构,要升级查处力度,同时加大日常巡查和监管的力度,等等。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宁说,看完短片心情很沉重。他介绍,杭州从去年底开始,初步摸排出文化课程类培训机构有2500多家。经各区共同整治,到十月底已经下降到1000多家。“但是看起来,还是存在着不少漏网之鱼。接下来还是要继续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排查,对曝光的机构,从严处置。同时,我们也设立了市民监督员,帮助各城区发现线索、加强监管。”

查处市场主体,也与市场监管局相关。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世联认为,虽然非法办学按规定是教育部门来处理,但教育部门的执法力量的确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建立联动机制,“谁受理谁处理,如果无法受理可以移交,但是不要推诿。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黑名单有了,要真落地,既要进行新一轮的检查,也要通过信用机制,让非法办学者寸步难行。”

国家规定学费最多三个月一收,机构一收一年怎么办

“黑名单”机构是没有办学资质的,但没进入名单的机构,也不见得一点问题没有。短片中,记者走访了杭州多家培训机构,发现在场地、资质、师资、收费等多个环节都存在隐患与管理漏洞。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培训机构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而在拱墅区萍水街上的启铭教育,一条狭窄楼梯是唯一通道,不大的场地被隔成多个隔间,每个隔间放满桌椅,显然与3平方米的要求相去甚远。

按照标准要求,培训机构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专职教师数不得少于教学总数四分之一,单个教学场所专职教师不得少于3人。而位于临安衣锦小学对面的麦克米伦英语班,负责人却回答暗访记者:就我一个人,上了快10年了……

“启铭教育确实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没有管好。”拱墅区副区长王书评说,回去以后会立即整改。

临安区副区长高吉亚坦承,麦克米伦的问题,在前期整治中确实没有发现,她作为分管领导向大家道歉。“这说明虽然我们前期的力度不算小,但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接下去还是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现场许多民评代表,都非常关心培训机构的收费周期问题。国家规定,培训机构收费时段应与教学安排一致,不得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但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学科培训机构以预付方式收费,几十节课起步,一旦机构倒闭、跑路,维权无门。

对此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宁表示,会联合相关部门,要求各城区进一步加大对机构收费的监管力度。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上个月市教育局已召集各相关职能部门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将由物价部门提供专业意见,再由市里出台文件。”“本周内,我就召集物价检查分局形成意见,向教育局移交。”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世联提醒,在交费前,家长要注意用好示范合同。“收费最多三个月,都明确写在上面。我觉得,教培机构的学费,还可以考虑银行托管的办法,将大量的资金管控起来。”

规范教培市场,从教育导向入手才是根本

今年8月份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培训班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区)中小学同期进度,培训机构不得留作业,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

但在记者调查中,拱墅区栀子书院的老师表示,如果成绩较好可以进入更超前的“快班”。而位于西湖区文二西路元茂大厦的纳思教育,当得知记者孩子有报考某民办初中的打算,老师表示培训中会有与该初中相关的、“学校接触不到”的内容,甚至还将获得额外的机会。

对此,相关城区的分管负责人都表示回去要严肃处理,要加大审查监管力度,“一定要斩断培训机构和学校招生挂钩的行为,这也是我们治理的重点。”但片子所反映出的,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性焦虑,而这种焦虑被一些教培机构完美地利用了。一时间,直播现场从嘉宾到观众,似乎心情都有些沉重。

拱墅区副区长王书评说,作为一名家长,他很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但超纲抢跑,有利有弊。我觉得大家还是要遵守客观的教育规律,万丈高楼平地起,与其囫囵吞枣,还不如把基础打好。”

点评嘉宾安蓉泉指出,教育是一个公共产品,这个问题的实质,其实是市场化的教育在冲击公共教育的秩序。“我希望各位领导,站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角度看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培训市场的规范。”

点评嘉宾叶峰直言,整治教培机构,不能光做“外科手术”,更要当“全科医生”,因为核心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导向和教育评价体系。“培训机构是跟着我们的择生标准、教育导向跑的。设想一下,如果明年某个名校说跳绳每分钟超过300下可以录取,一定满地都是跳绳班。”他希望,任何与教培市场相关的单位部门,为了孩子,为了教育环境,大家都跨前一步,有职能边界的地方不要形成真空地带,有职能交叉的地方不要形成模糊地带,一步一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何晟   编辑:颜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