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遗址管委会二楼的办公区域,常年放着一块申遗倒计时牌。每天,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准时上班“翻牌”——倒计时百余天,它在提醒,5月21日距离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第二个关键节点“国际迎检”还有百余天。
随着数字一天天变小,良管委的党员干部们日以继夜坚守在申遗第一线,将申遗作为践行“争作余杭铁军先锋,争当新时代发展排头兵”的主战场。他们在风吹雨淋中全力推进良渚遗址的村落环境整治提升;趁着月色上门走进企业、走进老百姓的家,耐心沟通做征迁动员工作;顶着40℃的高温挨家挨户开展良渚文化和申遗宣传……
再苦再累,面对申遗工作,他们永远全力以赴,充满干劲,成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必不可少的“红色引擎”。
“只要良渚遗址靓了,我们加班再累也值了!”
5月17日上午10点,气温达到37℃。
良渚遗址管委会规划工程部村落组的王睿杰在室外处理突发的施工问题不到10分钟,就汗湿了衣服。
距离上次来到安溪集镇仅隔一个月,记者却发现之前王睿杰黑了不少,村落组组长吴华锋更是黑出了新高度。“每天早上最迟6:30开工,晚上做绿化。”吴华锋说,安溪集镇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已经提档提速,进入冲刺阶段。
安溪集镇环境整治提升包括居民楼外立面改造、道路拓宽提升、强弱电上改下、市政管网铺排以及打造四个景观节点:安溪阁、小广济桥、安溪路、四方街。目前,项目施工已经完成80%,预计6月底前全面完工。
“前期入户动员和施工中方案的临时调整是最花时间的。”吴华锋说,安溪集镇项目涉及100余栋在用房屋的改造等问题。为了争分夺秒赶工期,为了获得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协调好水电等市政管网的铺设,村落组的每个人都“泡”在集镇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原本肤色较白,现在却自嘲“黑成炭”的他说“有时候一小段电网的调整,就要在集镇来回查看研究大半天。”
“我们黑了,但是集镇靓了!”王睿杰带记者来到集镇改造的重要节点之一——小广济桥的工程现场。上月还是一片泥地现在已经搭好了游步道的钢结构并建起了桥墩。
靓起来的何止安溪集镇。隐蔽在104省道北侧,占地30亩、利用厂房改建国际考古中心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8幢大楼外立面建造,内部装修和园区绿化都已进入收尾阶段。良渚遗址管委会规划工程部工程组的郎俊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他说,该项目已经完成95%左右,预计月底全部完工。
“这里将和未来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入口相连。”朗俊介绍,国际考古中心1号楼将用于展会展览、承办良渚文化研究、考古工作会议;2-5号楼将是省考古所的办公楼。郎君表示,“以后,游客提前预约可以近距离参观考古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此外,这里的7号楼内将安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用于监控良渚遗址的温度、湿度等等。
站在大门口,朗俊看着与天空几乎融为一体的国际考古中心,不仅感慨“半年时间,我们保质保量抢出了一般要两三年才能完成的项目。”
藏在这句话背后的是一幅幅辛勤付出的场景:10多位设计师为了外立面铺装石材上的图案与良渚玉琮纹理相仿,而连续加班近半个月;是工程组和施工方一起持续半年的“三班倒”;是他自己时常在凌晨甚至后半夜才结束的长时间加班……
眼看工程收官在即,朗俊却没有丝毫放松。“这是良渚遗址对外展示的窗口,不能有一丝松懈。” 他说。
此时太阳西渐,104省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越来越多。然而,为了良渚遗址的保护与提升,朗俊已经马不停蹄地赶到良渚遗址古城区,查看古城区内部约9平方公里的环境提升项目。
他说,因为一天下来疲累,自己现在是“秒睡”。但是,每天不用闹钟就能早早爬起来,因为 “我一想到因为我们的工作,大家能更加方便、更加真实地走进、了解良渚遗址,我心里就特别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
“群众的认同感、荣誉感强了,我们的工作就有意义了”
距离良渚遗址国际迎检的日子越来越近,“硬仗”这个词的分量在每个良渚守护者的心中也越来越沉甸甸。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毛溪浩曾强调,余杭区将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举全区之力,出非常举措,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为了将这场硬仗氛围最大程度融入到群众百姓生活中,让申遗不只是个别人的事情,宣传队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面对村社和原住民的基层宣传,还是面向国外的文化普及工作,申遗宣传队伍始终都保持着铁军一般走在前列、敢为人先的热情与气魄。
姚群和王宇洁是良渚遗址管委会的两位宣传“女干将”。身形纤瘦的两人,肩上扛的却是面向全区所有乡镇机关和企事业群众百姓的宣传工作。
从编写制作良渚讯报、良渚遗址保护手册、良渚文化宣传栏开始,到走村入社无一遗漏的分发,工作中的琐碎和繁重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良渚遗址保护手册每次的发放量都是20000多册,我们每次都是自己搬运、自己开车。”党群工作办公室的姚群回忆,有时候一个村就要2000余册,“不说沉甸甸的分量,光每个村社跑一遍,那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
去年夏天,良渚文化宣传栏工作启动。整个宣传队伍顶着40℃的高温把瓶窑、良渚的29个村社区全部跑了一遍。“场地既要人流大,又要避免外界破坏和干扰。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们花了好几天。”姚群说,去年夏天,队伍里的男男女女都晒得“黑黢黢的。”
天道酬勤。从2017年1月开始到现在,随着良渚讯报、遗址保护手册、文化宣传栏的不断分发普及,百姓群众对申遗工作的了解和态度也有了看得见的改变。为了让宣传工作辐射范围更深更广,瓶窑镇、良渚街道还成立了由班子领导、各村社区负责人牵头的良渚遗址专职宣传队伍,从镇街层面开始向下深度辐射,狠抓执行,克难攻坚,努力营造出社会广泛参与、群众大力支持的浓厚氛围。
宣传是对外的窗口,传承良渚文明,不是单纯的保护那么简单。它承载的是文化和文明,它需要的是传承。对此,宣传队伍还专门分支出一股力量,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平台,积极推进良渚文化教育进教科书、进孔子学院等项目。此外,宣传队伍还在筹备面向国外学生的文化传播,利用“汉语魔方”平台,将良渚文化写进对外汉语教材。
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谢国旗说:“作为遗址保护和传承的‘代言人’,我们宣传队伍应当尽可能地扩大宣传面,尽可能地让良渚文化获得更多人的认同。让这个时代的人能对良渚遗址文化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就是宣传队伍所做工作承载的最大意义。”
“遗址周边的环境好了、老百姓的认可度高了,我们的使命就达成了!”
艳阳高照,热浪滚滚。
瓶窑镇大观山村黄泥口组内,工人们正顶着下午2点的高温拆除最后一户立面整治农户家的脚手架。在这里,良渚遗址遗产区农居房立面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正在争分夺秒地推进中。
“黄泥口组距古城遗址核心区块仅有一路之隔,这里是展现遗址区原住民生活风貌的一扇重要窗口。”瓶窑镇大观山村村委主任俞卫立介绍,从去年年底起,大观山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涉及闻家组、西杨家组、黄泥口、盛家组共134户农户。环境整治的过程中,需要拆除部分农户家中不符合标准的辅房。因涉及利益,很多村民起初都不愿配合拆除。于是,走村入户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便成了俞卫立工作的重要内容。
“村庄的环境好了,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俞卫立不分白天黑夜,利用村民会议、夜学夜访等各种机会宣传良渚遗址的价值、讲解环境整治的意义,甚至上下班路上碰到村民时,他也要说上几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村工作人员的努力下,134户农户全部顺利签约,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苕溪北去,茫山之间,隐隐古城,盛世露真颜。”这是俞卫立为良渚遗址写的词《古城怀古》中的开篇部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瓶窑人,作为一个环境整治的工作人员,俞卫立曾多次登上莫角山,眺望整个遗址区。他说,对于他和许多村庄工作人员而言,做好村庄的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一份不容有失的使命,也有一份发自心底的家国情怀。
如今,黄泥口环境整治已初显成效,站在修葺一新的二层洋房内,朝南望去,视野开阔,环境整洁,莫角山遗址的轮廓呈现在眼前。
黄泥口组的蜕变是瓶窑镇开展良渚遗址相关征迁及环境整治工作的缩影。2017年起,瓶窑镇加速推进良渚遗址相关的农户、企业征地拆迁及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征迁工作已接近尾声,环境整治工作正加速推进中。
胡晓红是瓶窑镇征地拆迁工作组的一员,负责企业征迁。“这些企业在瓶窑扎根几十年,短时间内搬离并另寻发展空间和安置企业员工都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她说,从去年接受任务起,工作组一周七天都奋战在一线,常常和企业洽谈至深夜12点。“令我感动的是,许多本土企业家深刻了解良渚遗址的重要意义,积极配合征迁工作,现在征迁工作已经进入了扫尾阶段。”
“克难攻坚体现‘争’的效果,砥砺奋进实现‘争’的目标。”瓶窑镇副镇长沈海涌介绍,瓶窑镇良渚遗址相关的环境整治工作分为遗产区农居房立面改造和环境整治、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核心区块环境整治、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专家考察线路停驻区域环境整治以及遗址外围“美丽乡村”建设4个部分。
目前,环境整治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瓶窑正在全力以赴,力争6月底前完成环境整治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