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凡的人 一颗火热的心——记余杭三院退休职工鲍国宝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2-30 13:49:41 星期一   

余杭晨报讯

“喂,是余杭三院吗?我想表扬一个人,他叫鲍国宝,他给我们患者理发从来不收钱……”81岁的邵大爷是杭州市一医院集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电话里,邵大爷言辞恳切,反复表达着谢意。

鲍国宝,今年74岁,熟悉的人都叫他鲍师傅,是余杭三院的一名退休职工。每周六,他都会在住院部为出行不便的患者免费理发。像邵大爷这样的表扬电话,每个月医院都会接到很多个。不为人知的是,免费理发这件事,鲍师傅已经坚持了32年。

01

三十二年步履不停 免费为患者理发

1987年,鲍国宝还未退休,他白天上班,下了班就在瓶窑镇上免费上门理发,无论酷热寒冬都阻挡不住鲍师傅的脚步,这一干就是32年。退休后的鲍师傅随女儿们搬至江干区。尽管如此,每周五下午,他依旧会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到瓶窑,只为在周六给患者免费理发。问及鲍师傅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坚持,鲍师傅淡然地说:“理发师傅一般不到医院来,患者出去又不方便,正好我会剃,就过来帮帮忙。”他平淡的语气让人仿佛觉得坚持32年是一件毫不费力的事情。

02

爱心助学多年 结缘三个女儿

鲍师傅是个热心肠。1994年,他在报纸上了解到希望工程,便联系了浙江青少年成才基金会,与浙江天台县二年级学生金某结成助学对子,寄去400元钱。于是,已有两个女儿的他有了三女儿。1995年,鲍师傅认了第四个女儿,浙江省岱山县小学生叶某,她的父亲是渔民,在一次海难中丧生,家境贫寒的她读不起书,鲍师傅就捐款资助她上学。1997年,鲍师傅又在浙江省太顺县某小学认了第五个女儿。聊起这几个孩子,鲍师傅笑着说:“我一直帮助她们到初中毕业,现在她们都已经工作了。这几个孩子都很乖,经常给我写信,现在,家里还保存着她们寄来的信和照片呢。”在父亲的影响下,小女儿鲍丹读书期间,也每月从生活费里节约下钱,资助温州一名贫困孩子重返校园。

03

匿名捐赠支援海塘建设 涓涓善意汇成浩浩大爱

1998年,在支援海塘建设中,鲍师傅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300元钱来匿名捐赠。当时,浙江日报的记者专程赶到瓶窑邮电局寻找匿名捐赠者,并对鲍师傅进行了专题报道。鲍师傅的故事鼓舞了很多人,当时一位省里领导还亲自写了评论员文章《三百元钱见真情》,刊登在1998年4月21日的浙江日报头版,号召大家向鲍师傅学习。

哪里有灾,鲍师傅便会从本就不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援受灾地区。2000年,鲍师傅得知首都遭受沙尘暴袭击,便又拿出300元钱为治沙造林出点力,北京青年报为此作了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样的传统美德肯定要弘扬下去。”鲍师傅这样说。

2000年,杭州市开展“春风行动”,鲍师傅是第一个个人捐款者。之后,他每年都会向“春风行动”捐款。这二十年间,鲍师傅得过肾炎,家中经济曾一度紧张,但他并未因此动摇。

一次善意也许简单,但始终如一的善良和坚持却很难。鲍师傅的坚持让涓涓善意汇成浩浩大爱,他的存在让人相信渺小的伟大。鲍师傅如同温暖的烛光,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来源:余杭晨报  作者:陈轶东 李雅丹  编辑:王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