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山里孩子求学梦——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杨明的支教之旅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8-20 09:47:01 星期五   

23093ec76ab2212a633524b01bf36f8d_rB4AiWEei3aADsOMAAGsK1-_3WU833.jpg

杨明和孩子们自拍。

白天上课,晚上家访,每条羊肠小道都留下他的足迹。习惯了学校、宿舍、学生家三点一线生活的杨明,很少有时间闲着。

杨明是贵州省黔西市锦绣学校的一名教师。2009年,这位25岁的杭州小伙子来到贵州省黔西山区支教。一年支教结束,杨明决定继续留下。而这一坚守,至今已12年。

12年来,杨明坚持走访山区留守儿童,帮助困难家庭,资助贫困学子,联系公益组织、企业助推乡村学校建设和发展,始终守护着黔西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他和山里的孩子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亲切称他为“杨爸爸”。

近日,央视以“守护山里孩子求学梦”为题,关注扎根山区教师杨明的事迹。上个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开始公示,杨明也在候选人之列。

这一坚守之路,是怎样走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哪里困难,就到哪里去。”2009年,杨明放弃月入过万的工作,随爱心支教团队来到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开启了支教之旅。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通村公路,出行只能靠走或摩托车带;没有教师宿舍,住的是杂货间,窗户是纸糊的,冬天特别冷;那年恰逢西南地区旱情,吃水不便,得走很远的路用扁担挑水喝。一年支教结束,有的人选择离开,杨明毅然决定继续留下。在曾经位于深度贫困镇的景山小学,他一人承担多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不顾山高路远,坚持逐户家访,足迹遍布30余个行政村。学生家长有时干活很晚才回家,他便担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给他们辅导完作业,晚上再一个个送回家。

2018年3月,观音洞镇新合、熊洞两个深度贫困村新开设了幼儿园,然而由于路况差、离镇上远,没有老师愿意去任教,杨明又一次主动请缨,每天往返行程近30公里,一师一园守护村里十余名学前儿童。

2018年底,杨明前往黔西县莲城街道坪子小学任教,直至2020年4月,他又来到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锦绣学校任教。

杨明的这趟支教之旅,被他不断“续期”。其实,他曾有两次离开的机会,除了支教一年结束的那一次,另一次是他考上了公费研究生,可是,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他还是选择克服家庭、个人的种种困难,留在贵州、扎根山区。

这期间,杨明还一直坚持结对资助20多名学生,为当地近30所学校添置了爱心图书室、电脑室,更换陈旧课桌椅,并促成了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与黔西市沙井小学结对帮扶。

皮肤黑了,人更瘦了,头发花白了,杨明觉得值得。谈到这次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杨明说:“我感到很意外,据我所知,还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支教老师在默默奉献着,我只是他们之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做着平凡的事情而已。”杨明表示,这份“意外”的荣誉,对自己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只要学生和家长满意,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如今,很多走出去的学生选择反哺这片大山,“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并不断滋养它,时间久了,它就会发芽开花。”杨明的一席话,也是对言传身教、春风化人最好的诠释。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徐墉  编辑:郑海云
白天上课,晚上家访,每条羊肠小道都留下他的足迹。习惯了学校、宿舍、学生家三点一线生活的杨明,很少有时间闲着。杨明是贵州省黔西市锦绣学校的一名教师。2009年,这位25岁的杭州小伙子来到贵州省黔西山区支教。一年支教结束,杨明决定继续留下。而这一坚守,至今已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