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的农村工作部门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
杭州市农办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三农”综合协调部门,始终坚持实干之上、行动至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农办以奋斗的姿态决胜的勇气,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农村新矛盾的变化,着力推动杭州“三农”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杭州“三农”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6.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3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5∶1。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号角,这是属于“三农”的精彩时代,是属于每一个奋斗者的时代。市农办将以奋斗的姿态和决胜的勇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充分把握杭州城市国际化、拥江发展和世界名城建设机遇,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奋力谱写新时代杭州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
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是兴村富民的根本,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农办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旅结合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坚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加快把山水生态优势和美丽乡村优势转化为美丽经济优势。
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茶叶、花卉苗木、水产品、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和水果、干果、蚕桑、药材、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全年实现产值357亿元,增长5.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8%,比2012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
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活力不断迸发。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从2010年的1200万人次达到2017年4963.7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从2010年的10亿元达到2017年的51.9亿元。
农村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增长。2017年,全市农村电商销售额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三年翻一番。全市95%以上的村庄都设立了农村电商服务站点。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制定出台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产业示范园扶持办法》,细化认定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培育出了余杭大径山农业综合体、富阳农夫乐园、建德果蔬乐园、淳安百源经济等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典型和区域品牌。
农业会展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共有47个国家和国际机构260多位外宾出席,有918家企业参展,到场采购商7000多家,合计意向交易额35.3694亿元。中国国际茶博会已永久落户杭州。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人才振兴,产业兴旺才有希望,治理有效才会实现,才能真正激发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围绕“谁来种地、谁来经营、谁来管理”的问题,市农办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引导能人回乡、青年返乡和大学生下乡,着力推动“物的农村”向“人的农村”转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累计认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82家。成立家庭农场2244家,其中规范化家庭农场284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350家,带动农户34.8万户。目前,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51%,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80%。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不断强化。全年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218期,培训市级实用人才10470人。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4.5万人。形成了萧山区的花卉苗木培训、余杭区的茶产业培训、富阳区的“菜单”培训、建德市的“草莓师傅”培训、桐庐县的民宿管家培训、淳安县的特种工匠培训、临安区的电商经理培训等一批县域培训品牌。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不断加强。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要求,市农办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理论学习夯实作风、以“百千万”蹲点调研落实作风、以重大活动锤炼作风、以长效制度压实作风,推动农办系统党员干部树立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大担当,以永葆奋斗精神做好“三农”工作,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同时,面向全市732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全面派驻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实现了选派全覆盖。
强化历史村落保护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美丽乡村建设是杭州“三农”的品牌,2016年杭州市获评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围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市农办按照“村点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要求,推进全域景区化发展,着力打造杭州乡村“大花园”。
美丽环境治理全面推进。深入开展农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全市有94.6%的村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有99.3%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其中80%的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到今年底将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启动开展了农村公厕综合环境整治,并列为市委“新六场硬仗”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利用三年时间,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1座以上的农村公厕。
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花。全市累计建成了中心村19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249个、风情小镇29个、省市级重点历史文化村落28个、“杭派民居”示范村12个。桐庐、临安获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有23个乡镇获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有62个村获评为全省特色精品村,有43个村庄创建为全省AAA级景区村庄。为进一步推进村庄环境提升,启动开展了新一轮杭派民居示范村建设、新一轮风情小镇建设和新一轮精品村建设,以“拥江发展”区域的村庄为重点,计划3年新打造精品村200个以上。
精品线路打造全面串联。全市沿干道、沿景区、沿产业带、沿山水线、沿人文古迹等,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累计建成精品区块14个、精品示范线50条,计划到2020年,建成精品示范线80条左右,基本实现精品线“镇镇通”。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历史文化村落是乡村农耕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美食文化的集大成者。自2012年以来,市农办以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农事节庆活动等为主抓手,在规划上注重文化引领,在景观上注重文化体现,在产业上注重文化开发,深入挖掘农村文化底蕴,厚植农村文化优势,努力把乡村打造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每年启动7个左右省市级历史文化重点村和20个左右省级一般村的保护利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启动实施了132个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项目。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深入推进。联合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长效管理,全年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50个,累计达到768个,计划到2020年底,建成1200家高水平农村文化礼堂,覆盖80%以上的农村人口,成为打造农村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乡村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传承。全市切实加大对农村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传承开发力度,萧山的花边、余杭的滚灯、富阳的雕版印刷、临安的鸡血石雕、桐庐的手工绣鞋、建德的九姓渔民习俗、淳安的草龙舞等,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
乡村节庆活动进一步开发。全市依托各地产业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节庆品牌。如萧山的杜家杨梅节、余杭的塘栖枇杷节、富阳的半山桃花节、临安的高山馒头节、桐庐的山花节、淳安的花猪节、建德的草莓采摘节等,在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传统农事农耕文化的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开发。
加快集体经济发展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组织振兴是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保证。围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市农办坚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特色,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实现村强民富。
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断深化。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方向,也是村党组织领导、村民自治基础上最重要的农村基层组织。目前,全市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实现全覆盖,顺利完成239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年实现股金分红近14亿元。江干区成为国家“股社分离”改革试点。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制定了实施消除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把薄弱村认定标准从省里的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2017年全年消除总收入相对薄弱村423个、消除经营性收入相对薄弱村317个。到今年底,将全面消除总收入相对薄弱村。到2019年底,将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相对薄弱村。在消薄的同时,坚持增收、化债、节支并举,制定“一村一方案”,利用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结对帮扶等平台,推动更多资源向农村配置,加快补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短板。
“三位一体”农合联功能不断完善。完成了市、县、乡镇三级农合联建设,共建成1个市级农合联、8个县级农合联、72个乡镇农合联,会员达到4142个。成立了农民合作基金、农合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农信担保公司等平台。目前,市县两级农合联已开展大田托管面积近8万亩、代管农批农贸等各类市场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