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创新理性经营模式,试图唤醒感性的“消费观”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相对于西湖为核心的景区项目建设,村落景区建设人属于后起之秀,建设中不断出现同质化现象不可避免。
然而,自然与文化的相得益彰,用创新、创意的力量改变乡村单调的休闲活动业态,具有个性特色的村庄景区,令阡陌桑田换了新颜,为原本落寞的乡村提供了更多新生的可能性。
面临提质升级的迫切考验,临安试水创新应用,探索把村落景区打造成兼具村落味道与旅游业态的乡村新社区。临安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各地在乡村旅游的运营概念上大多停留在综合管理的层面,也就是以项目投资商为主,然而投资商只针对一个项目负责,无法通盘考虑整个村落景区的整体运营。”于是,运营商模式,成为临安针对村落景区的全域发展而找到的破局之策。
以临安杨溪村为例,临安旅游集散中心与村里共同成立了杨溪忠孝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将忠孝文化寓教于旅,开展中小学生游学旅游,宣传尊师重教的理念,还开展田园课堂、土灶头亲子互动烧菜,开发村庄特色的伴手礼,让村庄每年增收50万元,村民在家门口就有工作,可以增收。而月亮桥村,从去年10月开始整合闲置房屋进行招商引资,目前已进驻天目盏柴窑(在谈)、木公画室、户外民宿、玫瑰园等业态,大都已签约且投入装修,预计6月初接待第一批游客。
可以说,村落景区借助创新驱动,用理性的乡村经营模式,唤醒了城市人“向往乡村”的感性消费观。目前,临安已有8个村落景区签约运营商模式,带来了可以观赏的风景,推进了农村发展的新型业态,在希望的田野里插上市场的翅膀。
C来自“第三空间”的需求,“无景点”胜过“有景点”
当“景点式”的旅游被越来越多时尚人士所摒弃时,自由地欣赏沿途美景、轻松地体验异地民风的“无景点式”旅游逐渐走俏。在这种旅游市场的需求之下,仅提供农家乐、农家住宿、采摘等旅游服务的乡村旅游,显然是不够的。
无景点,换言之便是“大景区”的概念。
对于乡村而言,要在保留自然的生产、生活、生态的同时,用“景区化”的打造手法,对其进行整体包装和品牌塑造,重点提高整体美观度、旅游舒适度和环境休闲度,将整个乡村打造成一个大旅游景区,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时下,杭州的乡村旅游蓝图正走向纵深,“美丽乡村”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向面推进,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建筑风貌、历史遗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特色产品为主要吸引物,打造一批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具有一定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景区村庄,为全域旅游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落寞的乡村”与城市“第三空间需求”之间架起了桥梁。
“万村景区化”作为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计划到2020年,全省1万个村成为A级以上景区村庄,1000个村达到3A级景区村庄标准。杭州市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村落景区建设是将农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A级景区村庄培育已成我市旅游产业的新增长极,为村落景区树立了新标杆。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村落景区化为杭州推进全域旅游开拓出满盘皆活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