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
 
1  
我省各地开展重阳节尊老敬老助老活动
  10月7日,又是一年重阳节。这两天,全省各地举办多种活动,关爱老年群体,用点点滴滴的爱心创意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杭州百岁老人年年增,今年达995名
  10月7日是重阳节,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杭州地区百岁老人数据。截至9月24日,杭州市共有百岁老人(含虚岁)995位,男女比例为3: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3人,增长幅度达18.17%。其中,满100周岁的老人有61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8人,增长幅度达23.6%。
  全市最年长的是钱塘新区新湾街道共建村的王×花(女),1910年5月4日出生,已109周岁。
  杭州市百岁老人(含虚岁)最多的是萧山区,有181人,其次是上城区,有112人。
骆家庄的重阳家宴,来了750位老人
  八十桌铺着大红桌布的圆桌依次排开,老人们围坐聊天嗑瓜子。酒桌前排大屏幕播放着暖场片,喜庆的音乐循环播放……
  这是骆家庄社区给老人们献上的重阳节大礼,前几天,750位老人齐聚在骆家庄社区文化礼堂,参与骆家庄2019年重阳联欢会。上台表演下台聊天,他们欢笑的身影不像是城市中的社区邻居,更像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吃重阳糕
  民俗专家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寓意步步登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制作较为随意、简易。吃重阳糕的习俗,至迟在宋朝已十分流行。
 
登高可养生
  登重阳佳节,我国民间有重阳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民俗专家表示,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此时天高云淡,风清气爽,丹桂飘香,这时登高远眺,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是一件身心愉悦的美事。
 
重阳节的茱萸配
  重阳节佩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很普遍。或佩带于臂,或作茱萸香囊,或插戴于发,以避疫消灾。茱萸是重阳节特有辟邪物品,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有人分析认为,从节俗的原始意义看,茱萸与登高的结合应该是最早的。
 
赏菊饮酒
  古称九月为“菊月”,每年农历九月,菊花千姿百态,我国几乎每个城市都要在重阳之日举行菊展,因为菊花与重阳关系密切,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民俗专家介绍说,在重阳节,人们还有饮菊花酒的习惯。酒是节庆必备之品。重阳节是九月九日,“九九”与“菊酒”谐音,所以古人要喝菊花酒。
 
 
重阳节的起源
  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三国时的曹丕给钟繇的信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日月并应,俗嘉其名。”到魏晋南北朝时,重阳已为民间普遍重视。到了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九九艳阳天”,云淡山清,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栗开榴绽,金桂飘香,遍野盛开的黄花,满山丰硕的果实,风光迤逦,是出外游览的最好季节。历代人们在重阳的活动中流传了不少故事,故重阳也有不少别称。汉代的风俗,人们在这天要饮菊花酒,以袯除不祥,于是,又称重阳为“秋袯”。晋代因为大诗人陶渊明喜欢在重阳赏菊,人们又呼为“菊节“或“金节”。南北朝时,由于荆楚一带,人们不约而同地在此日“籍野饮宴”,如现在的所谓“野餐”。后来蔚成风气,所以有人也就把它称为“野餐节”。
 
蜀中九日(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新菊(陆游)
已过重阳十日期,
菊丛初破两三枝。
自怜短鬓萧萧白,
不似黄花驿里时。
 
 
情暖重阳节 杭州公交为100多位老人送上重阳糕
  10月7日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上午,杭州公交第五汽车分公司一车队和五车队队员走进皋亭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为社区100多位70岁以上老人送去重阳糕。
 
 
下马塍社区重阳节为老人拍摄金婚照
  画上精致的妆容,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紧紧牵着彼此的手,“老伴,谢谢你!”简单的几个字,却透露着岁月沉淀下的浓厚情感。重阳节,西溪街道下马塍社区为社区金婚和钻石婚的8对老人拍摄纪念照,让他们重温爱情路。
 
永丰社区500多位老人听着老底子杭州味道过重阳
​  当国庆假期遇上重阳佳节,可谓是喜上添喜。日前,石桥街道在永丰社区举办了“庆国庆、迎重阳”开心大联欢活动,社区宴会厅内500多位老人更是喜笑颜开。一曲婉约动人的《水乡新娘》拉开了联欢会的序幕。
 
 
建德 敬老午宴暖心房
  ​“九月初九度重阳,古稀老人聚一堂。敬老午宴暖心房,党的恩泽惠夕阳。初心使命永不忘,老当益壮再出发。”刚吃完敬老宴,老党员胡秋华就即兴作诗一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表达对党、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