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记者 吴佳蔚 李沐子 朱骅超 王新雷
浙江在线杭州3月14日讯 “舌尖安全”直系民生。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群众对于饮食的诉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
从实时监控到大众直播,再到食源追溯,作为“阳光厨房”领跑全国的省份之一,浙江走过六年求索之路。当前,这项民生工程的推进情况如何了?“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记者走进杭城多家知名餐饮单位后厨,一探究竟。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收看餐饮单位后厨直播 浙江在线记者 吴佳蔚 摄
人脸识别、实时抓拍“阳光厨房”迎来3.0版
切配、烹制、洗碗、废油处理……中午12点,位于杭州涌金门的海底捞火锅餐厅,后厨各个区块的一举一动在顾客裘先生的手机上实时直播着。
近年来,火锅店后厨频频被爆出“脏乱差”“回收口水油”等负面消息,让不少消费者望之却步。
“有了‘阳光厨房’的监管,不论是后厨的师傅们,还是餐馆的管理者,大家心里的那根‘安全弦’都时时绷紧了。”在火锅店工作多年的主厨黄剑波这样说道。
在顾客最关心的火锅废油处理间,记者看到,一桶桶火锅废油和残渣被分置在不同的容器里,等待被回收。处理间的天花板上,记者发现了正在运作的监控探头,这也是火锅店的重点监管区域。
黄剑波告诉记者,2009年,店里第一次在后厨按上监控探头。谁也没想到,这个起初“只是为了方便店长监督师傅们日常工作,同时预防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的举动,此后竟逐渐演变为提升食品安全的“助推器”。
如今,黄剑波所在门店的“阳光厨房”已不再是“监控探头+电视屏幕”的基本款,而是升级为连接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后台,实现PC端、移动端同步直播,实时抓拍违规的物联网监管技术。
消费者只需打开手机,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官方APP“众食安”就能将后厨情况一览无余。“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隐患情况,软件会自动报警提示。操作者还能通过拍照举报、视频截图取证。监管部门最快可在当天完成处理。”APP的研发运营方总经理聂立功说,目前,仅杭州就有超过1000家餐饮单位后厨用上了这样的“黑科技”。
餐饮的智慧监管,还在不断升级。今年,浙江的“阳光厨房”迎来“3.0”试用版,餐饮单位可以据自身需求,用手机对厨师进行人脸识别,防止非后厨人员随意进入操作间,实时跟进各类食材、废弃物的来龙去脉。
“厨房变‘透明’了,我们吃得也更放心了。”看着新鲜的菜品陆续上桌,裘先生比出大拇指点赞道。
改变餐饮企业员工旧观念 老牌餐饮掀“后厨革命”
无独有偶,西湖边的两家老牌餐饮门店也经历了一番“后厨革命”。
“我们的顾客群体以中老年人居多,或许无法流畅使用移动软件等科技,但他们依然很关注菜品的安全卫生,经常通过观看餐区的后厨直播视频,与我们沟通交流一些食品安全情况。”老牌餐饮知味观总店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样的线下沟通,一方面,餐厅能第一时间获取消费者的诉求,及时补上食品安全相关的短板;另一方面,餐饮经营者可以为消费者科普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对方的安全意识。“对我们这样的老字号来说,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表现。”
与知味观一街之隔的君悦酒店(原凯悦大酒店),借着G20杭州峰会举办的东风,也成功让阳光“照进”后厨。
君悦酒店卫生检疫副理王静表示,以往,餐饮厨房大门上的“厨房重地,闲人免进”不仅挡住了消费者的好奇心,也掩盖了厨房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通过“阳光厨房”,可以更科学、环保的方式,自信、透明地将厨房展现在公众面前。
意想不到的是,亮出厨房环境后,餐饮企业的员工们也更加自律了,以往封闭、缺乏监管的厨房里出现的思想麻痹、步骤简化等问题,已无处遁形。“刚开始大家的确有些别扭,久了就习惯成自然了,现在我们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企业的形象。”王静说。
打造舌尖安全“标配” 2020年前“阳光厨房”将覆盖全省
实际上,像这样线上线下实现互动的“阳光厨房”,正逐渐成为杭州乃至浙江舌尖安全的“标配”。
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陆永华介绍说,2013年,上城区升级食品安全“防护网”,率先让“阳光”照进了后厨,走在全省前列。
“我们最早在3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推行‘阳光厨房’,将厨房环境和全程操作亮在消费者眼前,同时实现了厨房信息的移动式查询,方便问题追查,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对餐厅进行评价。”陆永华坦言,这项创新举措初步试水,就取得不错的反响,之后便在全省迅速铺开。
记者自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阳光厨房”规模将超过15000家,基本实现高风险餐饮单位全覆盖。下一步,我省还将在打造以“阳光厨房”为代表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基础上,融入食材质量追溯,真正实现食品安全“从田头到餐桌”全覆盖,让群众更直观地感受来自“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