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船边,看见美好中国
发布时间:2021-06-06 15:29:49

——从嘉兴共同富裕实践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浙江日报讯 一叶红船从南湖驶出,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穿越百年风雨,书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

嘉兴,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这片红色土地早已换了人间,而今正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的先行地。

这里,是一处丰饶的平原。

江南自古繁华,今天的浙北水乡,更突显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优势,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嘉兴去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1∶1,在全国地级市中最小;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城与乡的差距正在拉平。

这里,是一个发展的高地。

昔日的鱼米之乡,已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均衡之地。202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元,下属5个县(市)财政总收入均超百亿元;全市85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常性收入全部超过120万元。

这里,更是一座精神的高峰。

作为中国革命的原点,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22次前往调研指导,对嘉兴发展寄予厚望。红船精神已融入党员干部的基因,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嘉兴,可以看见美好中国的模样,看见共产党人永不忘却的初心。

五千亿GDP和千亿财政收入

高质量发展

“反差”背后的坚守

不熟悉嘉兴的人,会对一组数据的“反差”感到不解。

2020年,嘉兴的GDP为5509亿元,在浙江位居第五,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35位;但看财政收入,嘉兴以1003亿元排名浙江第三,超过一些万亿元GDP城市,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第五。

更让人赞叹的,是下属各县(市)财政总收入都超过百亿元,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GDP的含金量,体现了经济运行质量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从中能读出一个地方的发展理念,在眼前和长远、速度和质量之间更看重什么,要的是怎样的发展?

眼下,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风头正劲的光伏产业,嘉兴占据了浙江半壁江山,去年规上企业总产值近370亿元。其裂变式增长背后,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8年前,来自欧美的“双反”让严重依赖出口的全国光伏行业陷入困境,各地纷纷收紧项目开发,嘉兴该怎么办?政府若出手,要为逆势决策担风险;但不出手,众多光伏企业必将倒下。危急关头,市里派出调研组深入企业,在确认产业前景后,毅然决定重点发展。“这种敢于‘逆行’的定力和远见,引领嘉兴光伏产业走到了今天。”亲历那场危机的晶科能源公司总经理周方开说。

“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地的重要课题。”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说,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富裕,必须创造财富、做大“蛋糕”;而走向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基础。

发轫于海宁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如今已推广至嘉兴全市。其中,工业生产“亩均论英雄”评价和应用体系已迭代升级到4.0版,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海宁人仍记得这项改革刮起的风暴。当时,海宁将3亩以上用地的1659家企业,依据亩产效益分为发展、整治、淘汰3类,并在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政策。面对各种阻力,各级干部挺住了,努力让每一寸土地充分发挥效益。

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始终贯穿在嘉兴发展进程中:“十二五”时期,整治印染、造纸、养殖等行业,扶持光伏新能源、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十三五”时期,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作为重点扶持产业;今年的传统产业整治提升行动,瞄准3000家“低散乱污”企业,把空间和资源留给未来……

如今,嘉兴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增加值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亩均税收较8年前提高近一倍。近3年来,全市引进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29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8个,总投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有158个,居浙江首位。

在嘉兴市发改委主任章剑看来,GDP含金量高,关键是做好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这篇文章。化纤、毛衫、家电等优势产业的富民效应,让嘉兴意识到,制造业是带动全民富裕的最重要支撑。去年,嘉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5%,列全省第一。

搭上高质量发展“顺风车”,嘉兴迸发出强劲动力。

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嘉兴、成为浙江首个省校共建创新载体以来,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新兴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落户,去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3.2%,嘉兴已成区域科创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新机遇,嘉兴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确立为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12个长三角高能级产业合作园环布全市,打通了对内对外开放的“任督二脉”,长三角的项目、人才不断涌入……

嘉兴,正从水乡平原崛起为发展高地。

城乡居民收入比1.61∶1

高水平均衡

“样板间”里的跨越

城与乡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

越过这道墙,像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是中国农民的梦想。这一梦想已在嘉兴点亮,这里被认为是中国城乡融合的“样板间”。

根据国际惯例,发达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约为1.5∶1,嘉兴的1.61∶1已非常接近这一水平。这里,是全国农民最富的城市,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超过39800元,连续17年居浙江第一。

这些数字,无疑是城乡统筹发展最直观的获得感。多年来,嘉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探索高水平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2004年,在嘉兴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一年春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专程前往调研,提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也是在这一年,嘉兴在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出台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把主要公共资源往农村倾斜投放。

嘉善缪家村曾是有名的穷村,村集体可支配资金不足5万元,年人均收入不到千元。随着城乡一体交通路网推进,村庄出现转机,通过土地流转,建起连片厂房、统一招租,村集体收入一跃达到年均700万元。村集体有钱了,新建文化广场、村道,老人有了养老金,困难户有了补助……

而这,还只是开始。统筹城乡发展的蓝图,为嘉兴农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飞地抱团”,这个嘉兴首创的做法,把嘉兴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土地级差收益最大的黄金地段,如“两创”中心、商业综合体等好项目拿出来,通过县域统筹、跨镇经营、多村联合,由全市农村联手发展物业经济。

在嘉善大云镇中德生态产业园,有一座总投资9400万元的厂房,由22个村联合成立股份制公司、拍下地块投资建成,一期已入驻9个来自欧美的精密机械和科技人才项目,各村每年保底能拿到投资额10%的分红。

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飞地抱团”项目110个,收益率普遍在8%至12%之间。这一模式,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让共同富裕有了坚实依托。

富裕靠发展,共同富裕靠统筹。

嘉兴干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常讲两句话:“城乡空间规划一张图”与“人口和生产力布局一盘棋”。如果说,一张图让“城里人住楼房,有工作领薪水;乡下人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这道边界,在嘉兴变得越来越模糊,那么一盘棋则将人和产业、就业结合起来,让产业发展与富民紧紧相连。

当下,桐乡正以国家级毛衫时尚小镇为核心,创建世界级针织时尚产业集群,传统加工制造产业正向时尚创造产业转型。当地与毛针织服装相关的市场主体达3万多个,从业人员超1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农民。

在嘉兴全面推行的“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早已消除城乡就业的各种政策壁垒,实现城乡平等就业。两个90%,体现了当地推进工作的力度:90%的嘉兴农村户籍人口有从事二产或三产经历,他们近90%的收入也来源于此。

即便是农业,也别有洞天。

位于平湖的浙江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通过土地流转和工业化手段,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走进绿迹数字农业生态工厂,一株株无土栽培的番茄苗绿意盎然,通风、喷水、温度等全部自动控制。70多岁的泗泾村村民金继龙,和同村的10多人在这里上班,除了土地流转费,月薪还有2000多元。他说:“干活轻松了,赚钱却多了。”

在嘉兴,一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已越走越宽——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网络、供电、供水、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公路密度居浙江第一,所有镇(街道)15分钟内均可上高速公路;

公共服务更加均等。率先在全国实现“村村通公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满堂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等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样板;

改革活力更加强劲。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促进农村产权市场化流转;率先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收入到消费……嘉兴已进入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阶段。

71.3%的城镇化率

高品质生活

以人为本的追求

71.3%!这是去年嘉兴的城镇化率指标,在全省仅处中游水平。

而这,恰是嘉兴的不寻常之处,折射出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高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在城镇、生活在农村,发达国家常见的“逆城市化”在这里已现端倪,区域和城乡无差别的高品质生活,成为嘉兴人的共同体验。

走进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王祥里,青砖黛瓦、小桥流水,徐建军兄弟俩的“兄弟农家乐”,就开在自家的美丽庭院内。徐建军感慨:“想不到王祥里也吃上生态饭了。”

水乡嘉兴,曾因水而痛。

仅仅10年前,水的问题还困扰着嘉兴,当地劣Ⅴ类水体占比达74%,Ⅲ类水体几乎绝迹,在2011年全省水环境考核中,嘉兴是唯一一个交接断面水质不合格的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面广量大的生猪养殖。

2013年打响的治水首战,便是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其难处在于要砸掉许多人的“饭碗”。当时,全国还没有大规模牲畜退养的先例,嘉兴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联丰村党委书记李正峰记得,全村1000多户人家,违建猪舍逾10万平方米。镇村干部上门做工作,经常被村民当面斥责。但他们没有退缩,反复劝说村民往长远看:“生态环境好了,生活更有品质,钱也会赚得更多。”

3年间,嘉兴对生猪养殖产业进行整治提升,并实现100%规模化养殖。全市还投入30多亿元,通过免费培训、项目推介、政策扶持等方式,帮助10多万户农户转产转业,农民收入不减反增。

经过整治,曾经污水横流、臭气熏人的联丰村,如今变成了乡村旅游打卡点。

梦里水乡回来了。到2018年,市控断面Ⅲ类水质占比达到41.1%;此后又通过三年攻坚战,到去年提升到91.8%,水质实现历史性跨越。嘉兴还投入80亿元建成46个垃圾固废处置项目,成为全省首个“垃圾焚烧处置县(市)全覆盖、垃圾处置零填埋”标杆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提升分值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

现代化的核心,始终在人。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嘉兴持续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多年来民生支出占市县两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更多公共财政资源被投向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公共服务,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成为现实。

在南湖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指挥大厅,“七星阁”社会治理智治平台的大屏上,一侧是全区的三维地图,居民楼、学校、村庄、企业等一览无余,另一侧的信息实时更新,包括求助信息报送、纠纷调解等。

“居民有求助,网格员能立即获知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数字化技术,在全省率先将三维全息地理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结合,整合20家入驻单位的系统平台,打造社会治理“最强大脑”,市民的求助第一时间就能得到受理。

随着市区1639户居民告别筒子楼、400多户城中村居民完成征迁,嘉兴去年兑现了“不把筒子楼、城中村带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承诺——最近3年实施的“十大专项行动”,提升了中心城市品质。从安居乐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到学习新知、有文化的生活,在嘉兴,共同富裕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既闻花香,又闻书香。”这是嘉兴人对精神滋养的形象表述,人们对家门口的“大书房”乐在其中。这个在国内率先构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在全国推广。

在市图书馆馆长沈红梅的案头,摆着一张地图,1个市总馆、两个区分馆、16个镇(街道)分馆、32个村(社区)分馆、20家智慧书房和300多个图书流通站、农家书屋分布其间。去年,全市近421万人次走进图书馆,平均每3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接近发达国家水准。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位德国诗人曾这样想象关于生命的状态。今天,这一描述正在嘉兴呈现,生活与理想完美融合:城乡居民共享高品质生活,一步步走向共同富裕。

红船,依旧静静地停泊在南湖。

依水行舟、忠诚为民,红船精神已融入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对20多万党员干部来说,这是他们汲取养分的源泉、逐梦前行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久久回荡在南湖之畔——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初心不改!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建波 毛传来 何苏鸣 陈佳莹 陈培华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