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如火如荼“西溪十八坞”要回归 留下将让更多人想留下
发布时间:2018-09-01 09:00:00

金鱼井效果图

王家坞

留下古镇,真的想让更多人留下了。

在西溪连绵的群山下,有十八个风景优美的山坞,俗称“西溪十八坞”。

据说,它们在民国时期,曾经是杭州人心里的“桃花源”。

“是坞有泉皆到水,沿山无处不栽梅”,曾经,这里每个坞都有泉、有梅、有竹、有茶、有花,有庵堂、庙宇、故事、名人墓葬,是名人雅士争相隐居的地方。

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留下在杭州人的记忆里,仿佛被定格在了旧时光里:房子破旧、巷道逼仄、电线乱拉……简直是“老、破、旧”和“低、小、散”的典型代表。

有好些年,在杭州人的记忆里,“西溪十八坞”好像已经淡忘了,这里成了“被城市遗忘的角落”。

但现在,“西溪十八坞”要回来了!而且,西湖区决心要让它们变得更漂亮。记者 刘云 通讯员 毛庆军 罗景伟 诸敏芳

王家坞“诗意居住”

从灵溪隧道口,沿着西山一路往西,即到“西溪十八坞”。

西穆坞、蔡坞、郭塔坞、桃源坞、马家坞、蒋家坞、唐家坞、王家坞、庙坞、小龙驹坞、大龙驹坞、直落坞、花坞、石人坞、花牌坞、东穆坞……

“西溪十八坞”,这两年排着队,轮番进行城中村改造。

今年,排到了——王家坞、庙坞、小龙驹坞、大龙驹坞4个,总面积约65公顷。

王家坞,北至西溪路,西有马鞍山,紧邻法华寺、东岳庙,是一个集人文与自然环境为一体的小村庄。

早在清代康雍乾年间,著名诗人厉鹗就给了它一个精准定位:“一曲溪流一曲烟”。

王家坞坞口,西侧有伴凤居,是20世纪20年代,陆墓周、陆德生兄弟两人共建的别业。

据1926年《增订西湖游览指南·西溪近人之别业》上记载:“伴凤居在王家坞口,精室数椽,山风扑翠,有品茶楼,凭眺最胜。”

可惜,这都是老底子的模样。这些年,它在杭州人的印象里,可不怎么好——

沿山坞200多米的山路,落地违建、阳光房简易棚随处可见,抬头是蜘蛛网般密布的电线,路边各种生活污水横溢,就连村口当年用来解卤饮之苦的小方井,也被湮没不见。

好在今年,王家坞也迎来了新生。

王家坞原有农房97幢,户籍人口415人,外来人口约2600人。今年的提升改造工程,拆除农居15幢,迁建33幢,立面改造82幢。

雨污水管及煤气、电力等配套管线、环境整治等,能让面貌焕然一新的工程,该做的都做了。

还请了南方建筑设计院,给整个王家坞打造了一个“修身养性、诗意栖居”的主题,从建筑环境、绿化植被、景观小品三个方面打造“诗意环境”,让它变成“诗意居住”的高端精品社区。

以前路边散落的杂乱农居房,统一做了房屋屋顶和外立面改造,墙面统一粉刷成米黄色,屋顶用的是仿古青瓦。整个风格是民国风,从高处鸟瞰,一条清澈的小溪两边错落地排列着一幢幢小洋楼,环境优美不输高档小区。

王家坞西溪路口,设计了一个入口广场,做上了导游标示。沿山坞而上,以后还会把咖啡馆、书吧、DIY作坊等开起来。

停车位也想到了,路两边见缝插针规划了134个。

王家坞附近有两座古寺,分别是有800多年历史的东岳庙,和始建于东晋时期的法华寺。这些都是它特有的文化资源,都会好好保留,以后就是杭州人去禅修的城市心灵净土。

十八坞都会更美

重现杭州“桃花源”

生态环境最好的王家坞,主打“修身养性、诗意栖居”。一起“变身”的另外三个坞,每个坞也都找到了自己的特色。

小龙驹坞最精致,大龙驹坞最具有生活气息,庙坞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

庙坞,在“西溪十八坞”中,分量之足,同花坞(法华坞)平起平坐,合称“双璧”。

老底子杭州人讲起这里,通称为“老东岳”。

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村落,民风淳朴,在漫长岁月的孕育下,至今还传承着不少土特产和文化遗存。

以后将按照“禅文化民俗特色街区”来改造,建立四五米宽的“烧香弄堂”,为香客前往东岳庙和法华寺的必经之路。

改造后,人们可以从西溪路出发,穿过庙坞的烧香弄堂,沿着西山游步道,翻过北高峰,抵达灵隐寺。

要是继续往东,则是杭州植物园、青芝坞、西湖,从西溪到西湖,都可以“一步一景”。

西湖区美丽办的工作人员说,重现杭州“桃花源”场景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目前,杨家牌楼二期工程已经收尾。王家坞、庙坞、大小龙驹坞室外环境整治、违章拆除、水体山体改造等,近几天就会全部竣工。

东岳城中村综合整治工程亮点纷呈,马上还有茶市新村、安乐新村整治即将开始。

另外,等“西溪十八坞”整治好了,留下还要好好挖掘古镇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打造沿留下河精品老街区,重塑老镇风貌,打造有记忆有韵味的特色小镇。

在《钱塘县志》里,说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行经西溪,欲建都于此,后得凤凰山,遂云:“西溪且留下”。

“留下”的美名,就是这么来的。而现在,西湖区正在努力做的,就是让“西溪十八坞”变得更美、生活在那里的人生活质量更高,让更多的人愿意留下。

西湖区所有城中村

一年内要全部改造好

像王家坞、庙坞这样的城中村,在西湖区共有84个,占全市主城区城中村总量近1/3,改造总量是过去七年的总和。

截至2017年底,西湖区已完成改造73个村,受益住户3万多户,打造了白沙泉、青芝坞、骆家庄、东岳村、西湖文体中心等一批有特色的样板项目。

拿白沙泉来说,改造累计拆除违建3.4万余平方米,完成徽派建筑风格的立面提升207户,新增绿化4万余平方米。目前已入驻并购基金、股权投资等机构73家,资金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实现了从低端业态的“棚户区”转型成为全省唯一的并购金融街区。

西湖区还计划用一年时间,改造剩余12个城中村,从此全区域告别城中村。

其中,今年计划完成10个村拆除重建、1个村综合整治,以及留下国有区块、翠苑街道九莲庄营盘地等3个区块的拆迁改造,涉及住户4000余户。

截至目前,西湖区已完成征迁丈量、评估两千余户,签约2238户,腾空拆除1622户,回迁安置1582户,签约数和拆除数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来源:杭州网   作者:都市快报   编辑:方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