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贤人家属于安置回迁小区,2014年底居民正式回迁入住,小区内有7幢楼房,共有7处非机动车推行坡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不少居民反应坡度大,推行自行车、电瓶车比较费力,而且坡道面积过窄,推行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很多居民不愿意把非机动车停放在负一楼规定区域内,更多的是搬到自己楼道或者停放在小区路面。这个停放现象严重影响了楼道消防逃生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停放在小区路面的非机动车不仅影响行人通行,而且影响小区路面秩序。
善贤社区看到了因坡道原设计不合理带来的问题,在2018年5月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决定对善贤人家坡道进行整改。随后在社区召开居民协商议事会议上,将居民共同选出的方案1具体内容告知大家:包括改造方案、造价预算、改造效果。项目于9月22日正式开工,11月底完工。
项目施工完成后,坡道推车的面积扩宽,坡度平缓,上下推行自行车、电瓶车会比较轻松不费力,居民非常愿意把自行车停放到负一楼规定区域,楼道单元大厅、消防通道等位置因此杜绝了停放自行车、电瓶车,消防通道畅通,小区路面的非机动车较之前少了,路面干净宽敞了,在7号楼旁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新设残疾车充电点供需求车辆充电使用。
作为拱墅区最早的一批城中村改造社区,善贤人家有常住人口800多人,回迁后生活品质大幅改善。如今除了人性化的改造,还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尤其是社区开辟了数百平米的“开心农场”,延续农耕文化。
如何让“村民”变“市民”?善贤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忠华希望以书苑为代表的社区文化家园能成为突破口,打破“热衷赌博”“精神负翁”等对回迁居民的刻板印象。
润物细无声,文化带来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上任管理员前,李磊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因为来自云南且性格内向,回迁后除了婆家的亲戚,平时只和几个闺蜜来往。
书苑开张后,平均每天有20多位居民会来坐坐,最多的一天超过60个,她渐渐变得开朗外向:“以前最多见到年长的喊一声,现在只要来了就能聊上几句,认识了好多新朋友。”
不久前,她闲暇时在书苑织了会毛衣,结果就有来看书的居民上前讨教,现在16位爱好者还专门建立了微信群。
在书画教室,李磊指着书法《沁园春·雪》和国画《教五子》说,这两幅相邻作品的作者思莹与文荣其实是祖孙俩。一些看书的小伢儿,也在居民带动下开始练习。
“以前没这个地方,哪知道小区里还‘卧虎藏龙’有这么多能人。”李磊说,教授烘焙、手工艺的也都是居民,茶道是附近浙江树人大学的志愿者教授的,互助的氛围特别好。
虽然有固定开放时间,但几乎都超时了,她还经常接到居民电话想提早来坐一会的。
“就说想静一静,很多走在路上嗓门很大的,到了这里讲话都很小声,这可能就是一种环境的影响。”李磊说。
如果你走到善贤人家6号楼一楼,围墙之外看到的是碧波荡漾的上塘河,而屋内则是“善贤书苑”,与其说是书苑,其实更像一个小型“文化综合体”。137㎡的屋子,除了专供阅读的“悦”览空间,还划分出书画教室、牧色屋、烘焙坊等不同功能的空间。
除善贤社区自购的部分书籍,大多是杭州图书馆提供的,专门设置一台自助借阅机,通借通还;门类涉及儿童启蒙、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经济、文学、健康养生等。假如没能找到心仪的纸质书籍,还可以使用三台电子阅览器“Kin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