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赟:希望下城区能更精致、更有文化底蕴
发布时间:2019-01-13 09:50:00

都市快报(记者 叶怡霖 摄影 江玥)

走遍世界六大洲 80后画家最爱依旧是杭州

委员名片:宋晓赟 (下城区政协委员,江南书画院副秘书长)

跟着父亲学画,“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画家”,一直是宋晓赟的愿望。如今,已经做了10年职业画家,宋晓赟依旧坚持初心。

在外行看来,画家是一个超然、闲适的职业,“旁人总觉得我们画画的日子过得很舒服,每天画画东西,闲时再出去旅游,不被束缚。”宋晓赟说其实不然,“这是一个很寂寞并且压力不小的职业。”

80后的宋晓赟画国画,主攻山水。之所以选择山水,或许与他生长在杭州有很大关系:西湖烟雨、雷峰夕照、双峰插云……杭州的山水给了他独特的审美眼光与艺术灵感,而在宋晓赟的笔下,他对这座江南城市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受父亲影响爱上绘画

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美院

宋晓赟的父亲宋柏松,是著名的“新浙派画家”。“他的画,有的被收藏在天安门,有的挂在毛主席纪念堂。”说到父亲,宋晓赟感到由衷自豪。

小时候的宋晓赟是个“坐不住”的孩子,一刻不消停,但每次爸爸抱着他画画时,就能马上安静下来,看得出神。再大一点,他也迷上了持笔涂鸦,有一幅画还在全国少儿书画展上获了奖。上初中的时候,宋晓赟在爸爸的指导下,开始了系统的绘画学习。

学画画之前,宋晓赟只知道画画有趣,但却不懂原来学画如此不易。从初中开始,宋晓赟临摹了几乎所有宋元明清大家的画作。高考那年,他每天从早上7点画到凌晨2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宋晓赟以全国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大学期间,宋晓赟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各大比赛中获奖,2008年创作的作品《丘壑烟云》还曾在浙江青年美展上获得银奖。硕士毕业后,宋晓赟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

画家一面朝着自己,一面对着别人,创作不仅要自我表达,还要接受外界的批判与检阅,抑或是面对市场的选择。如何平衡两者间的关系?这是不少画家苦苦寻找的答案。宋晓赟似乎没有这样的苦恼——现在,他有自己的工作室,作品经常在国内外巡回展出,也受到了不少书画收藏者的喜爱。还有不少收藏者专门关注宋晓赟的作品,一有新作出售就赶紧买回家。

“欠了好多债,答应别人要画的画,好多都还没画完。”宋晓赟笑着说。

除了南极北极都去游览过了

不仅画景也画心

艺术来源于生活,特别是山水画家,阅历非常重要。从大学时起,宋晓赟就开始游览世界:“现在除了南极北极,大部分地方我都去过了。”在国内,宋晓赟走过戈壁滩,进过太行山。前几年,还和朋友们一道徒步翻越贺兰山,感受极限条件下冒险带来的挑战。

宋晓赟有一幅画叫《失落的文明》,画上近处是欧式建筑,远处又像是错落着中式建筑……看着这幅画,你很难辨别到底画的是哪里。画里恢弘大气的景象,其实来自宋晓赟的想象,也来自于他的游历。

“我每走过一个地方,都不是为了单纯地游玩赏景,而是关注当地的人文,了解百姓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经历,看过更多的人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才能表达出更多内心的东西。”

当然,他也爱画杭州。近期,宋晓赟画了山水画家都会画的“西湖十景”。但作为杭州伢儿,他画的角度比较特别。比如苏堤春晓,小小的画幅当中,苏堤并没有占据太多画面,反倒是堤岸边的柳树桃花为主景,但最吸引人眼球的,却是空中飞着的那一只风筝。苏堤上放风筝,那就是宋晓赟的童年记忆。

从美学的角度看杭城

希望下城区能更精致更有底蕴

小时候,宋晓赟家住孩儿巷。他有一幅画,画的正是从孩儿巷的老房子窗口看出去的景象,那时候,下城区还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坐在窗边,抬头就能看见远处的保俶塔。

后来,这片杭州的中心城区渐渐热闹了起来。“我记得杭州大厦老早有了,但是我家旁边的二轻大厦是刚建起来的,那时候武林广场上还有夜市,我还经常跑去玩。我也算下城的老居民了,看着这里一点一点变化。”

近期再画下城,宋晓赟是应邀绘下城区新景,以下城北部未来的电竞场馆为前景,俯览整个下城区。

作为一个画家出身的政协委员,从美学角度看下城区,宋晓赟希望这里能够更精致,更有文化底蕴:“美丽街巷做得很好,改善了市中心老旧的背街小巷,以后希望能关注市中心的老旧小区外立面与绿化,还要注重挖掘下城文化,多征求专家意见,在整体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让老城区更加精致,更加有文化底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叶怡霖 摄影 江玥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