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昨日上午,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市长徐立毅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部署工作重点突出,体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落实了市委部署,回应了群众呼声,是一个求真务实、坚定清醒、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既是政府新一年的施政纲领,又是政府向全市人民签下的一纸“责任书”“军令状”。这份“责任书”完成得好不好,政府必须通过下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接受全市人民严格的检验,所以不妨拿去年的“旧报告”与今年的“新报告”两相对照,这是检验政府是否切实兑现承诺最为简便的方法。
在去年两会上,市政府承诺2018年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突破口,着力提高改革开放水平;聚焦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水平;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跨越发展稳定重要关口;聚焦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提升民生保障质量。这六方面的工作完成情况如何?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逐条给出了清晰而圆满的答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移动办事之城’取得重大进展,公民个人凭身份证通办事项198项,总数据达494项;‘24小时不打烊’综合自助机服务覆盖网点600个,累计上线事项156个;优化不动产交易登记办理流程,做到‘一窗受理、一套资料、一个系统’办理……”数字是实在而生动的,广大市民的感受也最为真切。
去年两会,首次“票决”产生了十大民生实事。创新值得点赞,“落实”才是硬道理。“年度十件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政府交出了亮丽的答卷,广大市民收获的是满满的获得感。这张亮丽的答卷,同样是由一连串亮丽的数字组成的——农村公路提升改造978.6公里,农村住房改造完成12423户,全市212家基层医疗机构均实施慢性病长处方管理,主城区218所小学实行了学后托管,10.62万台电梯维保透明全覆盖,农村文化礼堂建成307个,公厕提升改造建设1099座,全市新增就业39.86万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2018年,杭州连续十二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是有理由的。
好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干出来的”。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开空头支票。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今年说要做的事情绝对不可以放到明年做,政府工作不允许留欠账,更不可以留坏账,这样才能轻装前行,奔向下一个美好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