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这样改变浙江 来看8个浙江人的精彩“网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0-23 11:19:00 星期三   

葛微微 网上村庄当红人

【人物名片】

葛微微,宁海前童人,2010年嫁到下金村,今年6月加入“网上村庄”。

在下金村,大多村民外出经商打工。我嫁到这里虽是第九个年头,但白天在外工作,对村庄挺陌生的。今年6月,我偶然看到村支书王东海拿着手机,在给村民讲解什么软件。凑上前才知道,全县300多个村庄搬上网,政务服务也搬上线,网民就是村民。

“看,隔壁老王拍了自己种的花”“有人说,村口的窨井盖坏了”……村民们指着手机屏幕议论纷纷。我暗自惊讶“网上村庄”能把人与人、人与村的距离拉得那么近,于是当即注册了账号。

一开始,我只在下金村“网上村庄”上传随手拍的照片,第一张是村道美照,村里人纷纷留言或点赞,你来我往,聊着聊着,大家就熟悉了。认同感在不断累积,我也开始有了新想法,想为村庄做点事。

我注意到村里很多共享单车随地停放,乱糟糟的,就把情况拍下来,上传到“网上村庄”。村干部看到后,马上研究解决方案。虽然共享单车是企业的,村里无法处理,但村干部回复说,可招聘志愿者管理它们。看到回复,我很激动,觉得自己成了真正的村里人。而在这个平台上,不管熟悉不熟悉,人人都可参与。

其实,直到现在,不少村里人还是不认识现实中的我,但只要听到“葛微微”这个网名,都会笑着说:“哎呀,原来是你呀。我们村的网红!”

几天前,王书记还表示,想发展我为党员,鼓励我多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村里做更多事!

(记者 陈醉 通讯员 陈云松 周如歆 整理)

张玉泉 数据破案效率高

【人物名片】

张玉泉,湖州市公安局吴兴区分局情指联勤中心民警,使用“最强大脑”破案。

2016年,我从湖州吴兴区龙泉派出所调到分局的情指联勤中心时,就被眼前的“最强大脑”震撼到了。

指挥调度、视频巡查、信息查询、防诈反诈……这些我在基层派出所得靠“一张嘴”“两条腿”完成的工作,在这只要点点鼠标、看看监控、读读数据就能完成。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捕捉犯罪嫌疑人的踪影,俨然成为“幕后”英雄。

比如说警情处置,以前,办案民警通过对讲机描述现场,不仅不及时,还会有误差。现在,全区12个派出所都配有4G执法记录仪,出警民警用记录仪将现场画面实时传输到中心,再通过指挥调度,处置警情又快又准。

“最强大脑”最厉害的是,它集万亿条社会数据汇集、警情趋势、人口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我可将原本厚实的档案资料,转化成可实时阅读的数字信息,并自动存储和归类。每天了解分析辖区内的治安案件数量、类型等,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

通过对大数据的汇总分析,一些看似孤立的小案,背后却能找到彼此的联系。比如今年3月我们侦破的高额信用卡诈骗案件,就得益于大数据的查证,最后将多个类似诈骗案联系起来,打处人员从8人升至34人,涉及受害人2000多人,涉案金额400多万元。

互联网让我们的战斗力倍增。今年以来,吴兴区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2.8%,侵财型案件同比下降11.53%,刑事打处数同比上升61.46%。

(记者 李世超 整理)

张轶婷 “教育大脑”很给力

【人物名片】

张轶婷,杭州市建兰中学教师,“建兰大脑”实践者。

我参加工作已17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学工作循环反复,缺乏新鲜感。但每位敬业的老师都会努力提升,让每堂课都不一样。说说容易,做做难。一个班40多个学生,学习状况不尽相同,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是个很大的挑战。

5年前,我在教学中接触到互联网技术,第一次使用极课大数据扫描数据。一个键按下去,每道题的得分情况一目了然。但时间一长,我有些不满足,心想“如果能找到错题背后的问题,对症下药该多好”。想不到,这个愿望很快实现。三年前,学校成立“大脑工作室”,也即“建兰大脑”。

初创阶段挺累的,觉得技术一点都不智能,需对知识进行框架梳理,对题目进行多角度标签定义。日积月累下,大数据的作用开始显现。海量的校本作业、校本试卷在“大脑”沉淀,符合学校学情的题库初见雏形。

如今,“大脑”用数据记录每个学生的思维成长,诊断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我最喜欢听到“张老师,我得到了黑马奖章呦”。若他的单科进步明显,我也会沾到喜气,得到一枚伯乐奖章。

以前要成为伯乐,不容易,现在只要点点“大脑”,就能给更多孩子提供黑马跑道。我和同事们的普遍感受是,比起从前,我们更懂班上的每个学生;学生们也更懂自己,更加自信了。

在“大脑”指导下,学校轻负高质的理念更易实现,我的教学理想也愈发清晰。互联网改变了我,也肯定会通过我改变我的每个学生。

(记者 梁建伟 整理)

施广军 直播售卖利果农

【人物名片】

施广军,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山下施村村主任,带领村民触网卖水果。

山下施村是远近闻名的蟠桃专业村,种有1万多亩桃树、橘树。

上世纪90年代初,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做起水果贩销生意,短时间内,便打开上海、广东等地的市场,2001年前后,水果销售总额已超1500万元。

随着大棚种植和网购网销的快速发展,我们村的早熟桃子品种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有些人干脆把桃树锄掉。当时我就在想,引进一个中熟、晚熟的桃子品种,且不易腐烂,适合发快递,以适应未来互联网模式的销售。

2009年,我和我哥在山东威海果树研究所找到“玉露蟠桃”品种,且试种成功。这个品种已成本地中晚熟蟠桃的主打产品,种有数千亩。之后几年,我开始探路互联网销售,也在淘宝上开店。如今,村里几百户果农的桃子等农产品,我通过微信朋友圈、淘宝,就能销售一大半。

这两年,“网红经济”崛起,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村里的采摘游也搞得风生水起。今年7月中旬,我还自费举办“源东玉露蟠桃线上开卖节”活动,邀请30多名“网红主播”进村,村里的蟠桃销售人气大涨。3周时间,我个人通过线上卖出蟠桃两万箱,顾客遍及全国。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果农的生产方式,倒逼整个供应链改造升级。以我自己为例,如今,我自己生产、销售的蟠桃等农产品,从包装设计到选果、配送等,都适合在手机上“叫卖”。48岁的我希望能变成一名“网红主播”,带领全村果农走出营销新路子。

(记者 钱关键 整理)

林波 妇女巧念创业经

【人物名片】

林波,舟山岱山县江南村的一名普通渔嫂,带领身边的渔嫂姐妹,将当地海鲜销往各地。

“今天大鳗鱼干上市了!还有鲳鱼、墨鱼、沙鳗、鮸鱼……大家可以下单啦!”

天气晴好,我的一天,便是从对着手机微信群“叫卖”开始的。

我的家乡在舟山市岱山县高亭镇江南村,这是个典型的渔业社区村。村里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渔嫂,平时闲散在家。

前些年,岱山县妇联主动联系我们,说县里为释放渔嫂的闲置劳动力,实施“高素质渔嫂”成长计划,要带着我们去上海、杭州等地培训。想着能出门见见世面,我便跟着去了。

2018年10月,我利用手头资源,率先触网创业,创立“渔嫂·家”品牌:从自家渔船或相熟渔船拿货,制成海鲜干货,用手机微信朋友圈销售,还拉来两位渔嫂抱团经营。

售卖第一天,我刚把新鲜的玉秃鱼干“搬”上网,就被一位当地客户预订。我们三个人太兴奋了,赶紧跑着把货寄了出去。

期间,我们一直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鱼鲞怎么剖,就请教老渔民;不知干货如何保鲜,就向本地商家取经;没渠道做广告,就通过微信宣传……就这样,500人的手机微信群三四天加满,运营第一个月销售额达三四万元。

今年初,我们租下店面,配备冷冻设备、初加工场地、大晒场,还喊上更多渔嫂共同创业。如今,产品不仅销往江浙沪,还远销河南、新疆、黑龙江等地。

短短一年间,我们这群渔嫂更自信了。我也希望和更多渔嫂一起,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把舟山海鲜送上更多人的餐桌。

(记者 何伊伲 整理)

杨香香 乡土美食上抖音

【人物名片】

杨香香,大学毕业后,从龙泉老家来缙云创业,人称“发糕妹”。

我是龙泉人,1990年出生,2010年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时,在大学生创业基地首次接触淘宝,从此也改变了人生轨迹。

2013年,我来到缙云游玩,觉得这里的农村电商氛围很浓厚。当时,还发现来缙云仙都旅游的游客,都喜欢带些当地的美食回去。深入了解当地后,我便萌生出从事农村电商,售卖“缙云美味”的想法。

说干就干。我因此留在缙云,开起网店,还把此前大学时淘宝卖男装的经验,也都用在新的网店上。每次淘宝上新,我都十分用心地拍产品、想标题、写文案,一阵子下来,好评如潮,回头客很多。

2016年,我在微博和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发糕,没想到得到很多人的关注。我开始将发糕投放市场,生意越来越好,于是,我大胆地推出新品,比如在糕点中添加粗粮、果蔬、坚果等。后来,我自己成立“甄亿香”品牌,办起发糕厂,还给周围不少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2018年,我又开始尝试拍摄视频和网络直播,抖音号“香香小厨”的第一个视频就有650万的播放量,点赞有16.5万人次,目前已有粉丝8.2万人,带动缙云农特产销售已有上万单。

每次转型背后,都要付出努力和心血。但看着包裹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粉丝数不断增加、评论区热度步步攀升,又多了几分干劲。

用自己绵薄的力量,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我内心有种莫名的喜悦与自豪呢。

(记者 杨世丹 县委报道组 刘斌 整理)

吴洪梅 触网人生倍精彩

【人物名片】

吴洪梅,在平湖从事电商行业,5G直播售卖羽绒服。

我来自重庆,能与浙江平湖结缘,一是因为这里发达的服装行业,二是因为日新月异的互联网。

2009年中专毕业后,我加入“北漂”行列,但过得并不如意。工作间隙,我听人说起,江浙沪地区电子商务发达,创新创业的机会比比皆是。于是,2010年底,我入职上海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从事客服工作。两年的客服时光,让我看到了网络带来的无限商机。当时,我还发现,相比薄款衣服,羽绒服的利润要高出20%左右,且店里的爆款羽绒服都来自平湖。

业内有句话,全球百件衣,平湖有其一。于是,2016年,我毅然来到“中国服装制造之都”平湖,并在服装城里经营了一个30平方米的档口。因为处在羽绒服的主产地,货源充足,且资金周转压力小,我的网店迅速发展了起来。

这两年,在线直播越来越火。我尝试从“幕后”转向“台前”,当起一名网络主播,为自己销售的产品代言。每天,从早上8时多上镜,得忙到晚上10时以后,最多一天可卖出2000多件,去年的销售额超过800万元。

如今,5G时代已来。今年9月,我和朋友合伙开设了一个羽绒服5G淘宝直播机构,希望未来通过5G网络更流畅、清晰、稳定的画面,让直播感受更好,事业做得更大。

互联网改变了我的命运。曾经那个怯懦胆小的农村姑娘,如今能同时面对上千人侃侃而谈。互联网不仅带我走出经济的困窘,也为我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记者 肖未 通讯员 陆浩强 整理)

钱晓 5G诊疗便利多

【人物名片】

钱晓(化名),诸暨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姚江分院住院患者,享受5G诊疗服务。

退休后,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我,因反复咳嗽两年多,生活深受影响。我到诸暨市人民医院做CT,并被医生诊断为肺炎,需要做抗炎治疗。

我家住在姚江镇,开车到人民医院需大半个小时。但若住院,我和家人都会很不方便。医生建议我可以就近住院接受治疗。转到诸暨市姚江镇中心卫生院后,全科医生蒋医师也给出同样的抗炎治疗方案。

两年多来,病情反复让我的情绪变得很差,我也经常会问医生“我的病什么时候会好”,蒋医师也总是不厌其烦地把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一遍遍地告诉我,让我有信心来应对疾病。

正当我的思绪有些低落时,蒋医师推着一台名叫“5G移动查房推车”的家伙进来了。它有左右两个显示屏,显示屏前方有个音响,上方还有一个高清摄像头,我在右边显示屏中看见了躺在床上挂着盐水的自己,怪不好意思的。

显示屏中围坐着几位医生,蒋医师告诉我,他们是诸暨市中心医院的专家,这台机器使用5G网络,两边医生可实时对话,专家可通过屏幕了解到我的情况,为我诊断。这让我觉得很新奇,我还是第一次接受5G诊疗。

听到屏幕里专家说要跟我对话,我立刻来了精神。专家告诉我,现在蒋医师给出的治疗方案很准确,我的病情也正在好转,要我注意心情调节,安心接受治疗。

5G,跨越空间,把专家带到病房,带到病人身边。它让医疗更便捷、更安全,也让患者更安心。

(记者 干婧 郑培庚 整理)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编辑:周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