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茅以升:用一生奋斗,构筑共和国的坚韧之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9-27 15:18:32 星期五   

茅以升(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9月26日,是杭州钱塘江大桥通车日,1937年的这一天,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正式通车,天堑变通途。

70多年后,杭州将9月26日确定为“工匠日”,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依法设立的“工匠日”:怀匠心,践匠行,出匠品,茅以升的精神代代相传。

作为中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奠基人,茅以升一生钟情于桥,致力于桥。他波澜壮阔的人生,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我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

孩童时期的一个念想,往往有着令人惊讶的力量。

1896年,茅以升出生于江苏镇江。10岁那年,过端午节,家乡举行龙舟比赛,看比赛的人都站在一座小桥上,由于人太多把桥压塌了,砸死、淹死不少人。这一不幸事件也压在了年少的茅以升心里,少年立志: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

那时的茅以升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就是共和国最坚实的“桥”。1919年,茅以升成为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工科博士,主攻桥梁专业。他博士论文里关于桥梁的见解,被世界桥梁专家称为“茅氏定律”,因而荣获卡耐基梅隆大学颁发的金质研究奖章。

同年12月,24 岁的茅以升毅然回国。茅以升这样评价自己的读书生涯:“这14年的努力,好比造桥,为我一生事业建造了坚实的桥墩。”

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干

1933年3月,已是天津北洋大学校长的茅以升同时接到了两封来信,不约而同地说起了同一件事:邀请茅以升到杭州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

一座大桥通南北,早已是两岸百姓多年的心愿。可是,在潮高多变、流沙无底的钱塘江造桥,谈何容易?

“当时中国仅有的几座现代化大桥,都是外国人造的。”茅以升说,“钱塘江大桥,我们中国人要自己修,证明我们中国人有能力修好这座现代化大桥,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干,我们不比别人无能。”

他毅然从北洋大学辞职,前往杭州专心造桥。

开通89天后 挥泪炸桥抗日寇

1934年11月11日,大桥举行开工典礼。随后的几年里,茅以升为大桥日夜忙碌,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技术创新,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难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在战火纷飞中,茅以升带着工人们加快进度建好了桥。可是,战局突变,新生的钱塘江大桥马上就面临着要被炸毁的命运。

修桥不易,但修好的桥不能留给日本人。茅以升拿出了设计图纸,在十四号桥墩上画了一个圈。那是用来埋藏炸药缺口,“必须把桥墩炸掉,要炸就要炸彻底!”

在大桥开通的89天里,超过100万难民和士兵踏着预先埋好的炸弹通过大桥转移,转移军需物资也超过了大桥造价。这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极为悲壮的开通典礼。

1937年12月23日,日军从北面攻入杭州,钱塘江大桥赶在日军到达江边之前起爆了。茅以升挥泪作下《别钱塘》七绝:陡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终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1938年除夕,茅以升慨然立誓:“抗战必胜,此桥必获重修。”

一桥再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45年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亲自主持修复大桥,1953年,钱塘江大桥重新通车。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

通车后的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衔接起来,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毛泽东这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桥何名欤?曰奋斗

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他眼里,桥不仅是工程,也是文化。他在中外报刊发表重要文章200余篇。其中《中国石拱桥》一文入选中学课本,将充满中国人民智慧结晶的桥文化呈现给了无数年轻学子。

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任铁道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87年,91岁的茅以升最后一次登上了钱塘江大桥。此时,他已是1500度高度近视,只能看到恍惚人影。上桥后,茅以升蹒跚地摸着桥栏杆,默默无语。

女儿茅玉麟回忆:“我就陪在旁边,看见他眼珠一直在转,应该是他想聚光,想再看看桥,看看钱塘江,看看这一切。”

桥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和桥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茅以升感叹“人生一征途尔,其长百年,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

来源:杭州网  作者:文字综合整理 杭州网首席记者 徐文杰 见习记者 钟一菲  编辑:严勤 方志华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