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已连续三年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市区两级住保房管部门不断推进下,强化协调推进、提升审批速度,加装电梯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花”。
2019年杭州加梯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新增联审项目759处,开工894处,其中553处已完工,完工量同比上年翻了一番;历年全市累计完成联审项目1290处,开工1150处,其中809处完工,9000余住户享受到加装电梯带来的便捷。
30天完成加装电梯建设
春波小区位于滨江区春波路,是一个农转居的安置房小区,也是滨江区安置房加装电梯的4个试点小区之一。经过摸底,春波小区计划首批加装电梯18台,8幢1单元就在其中。
“没想到流程那么快,可以动工了,原来以为至少要等1年。但是我女儿还有1个月就要结婚,到时候门口如果都是工地,怎么办啊!”陈先生得知电梯即将动工的消息就急了,施工要挖开地面,还要进行管线迁改等,婚礼时迎亲车队是不是没地方停了?女儿穿着婚纱走坑坑洼洼的路会不会不方便?
他把自己的担忧向社区进行了反馈。
了解情况后,滨江区加梯办立即召集街道、社区、施工、监理、管线等单位部门,专题研究阶段工期,大家心里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陈先生女儿出嫁时,一定要用上电梯。
按照常规程序,要想在30天内完成基本不可能。加梯办工作人员在和工程队商量后,果断采取特殊措施,详细制定了施工倒排计划表,采用提高水泥标号、缩短管线迁改周期、增加施工人员等手段,通过日例会的形式,逐个对照节点,逐项梳理问题,逐条检查落实,加班加点、抢抓工期,用时30天兑现了“承诺”。
婚礼当天,1单元的电梯正式交付运行,陈先生的女儿也坐着这台电梯迈向了新生活。
多措并举化解民意统一难
除了施工技术和施工时间问题,民意难统一,更是加装电梯最大的“拦路虎”。
武林路435号住着几位80多岁的老人,上下楼非常不便,一直希望能装个电梯。但是,由于435号是连廊式的住宅,无论电梯主体建在哪个位置,不可避免有一列居民家的采光会被遮挡,大家都不想让电梯装在自家门前。意见难以统一,加装电梯好像一时间成为了住户们“圆不了的梦”。
面对困难,“武林大妈志愿者”团长杨小君主动站出来,决定把电梯建在自家门口,并努力做通了4-7层住户的思想工作,这才使得加装电梯工作得以进行。预计最快今年春节前,加装电梯就能开始施工了。
不仅是武林路435号,“高楼层呼声高、低楼层不支持”是大多数加装电梯面临的困境。
为此,市区住保房管部门积极探索建立由楼道、社区、街道、志愿者队伍组成的“三会一队”基层自治体系,通过多方协调,逐步消除分歧、达成共识,落实“以民主促民生”的加梯民主协商机制,促进业主意见统一。同时,还积极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参与协调,已成功化解近20起加装电梯纠纷。
截至目前,加梯成栋成小区推进量已占完工总量60%以上,实现加装电梯提速增效,扩大加梯受益面,让更多居民开启“电梯时代”。
谱写加装电梯“杭州模式”
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从上城、江干两区试点并逐步发展,目前,实施范围已覆盖全市13个区、县(市)和钱塘新区,并形成了“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杭州模式”。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市区两级住保房管部门按照“能改尽改、愿改就改”原则不断推进加装电梯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已有近万户居民享受到加装电梯带来的便捷。
在近期举行的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新闻通报会上,市住保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完善制度健全管理体系、多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和先行先试加强后续管理,是杭州加梯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基础。在工作推进中,今年还呈现出提速增效、受益面扩大、技术创新等亮点。
通过努力和实践,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杭州模式”,引发社会关注。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围绕群众呼声和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完善配套政策、打造精品项目、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