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评论】最是杭州那抹绿
发布时间:2020-11-11 10:03:05

绿水逶迤,青山相向,草木繁盛,花鸟为邻。这般的田园诗意,凝聚着人们对绿色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杭州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绿道建设打通城市绿色空间的最后“一公里”,以“5分钟步行可达绿道网”为特色,探索形成“亲山近水、人文共美”的绿道建设模式。截至目前,杭州已经建成绿道约3685公里。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人们日益充实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绿道不断延展,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深刻改变。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绿道就像与高架、环线、地铁并列的琴弦,写下一首舒缓的“副歌”,让我们生活在其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看见理想生活。在发展中能看得见具体的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城市规划的进步。可见,城市绿道不仅仅是一条路,它也是城市规划的“思路”,思路一变天地更宽;它也对接了现代城市人的“心路”,让田园诗意可望可及。

2003年,杭州启动河道综合保护开始建设慢行系统,在国内较早起步建设城市绿道,历经17年努力,形成以西湖为“绿芯”,钱塘江、运河绿地为“绿带”,河流、道路沿线的绿地为“绿脉”,各级公园绿地和绿化广场为“绿叶”的绿道脉络体系。“一道一特色,一处一风景”,行走在杭州, 江河湖泊、风景名胜、郊野空间、历史村落,在绿道上交相辉映,连接城市与田园,融合传统与现代,串起历史与人文。连绵不绝的城市绿道,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生长”在杭州的每一寸肌理中,承载着绿色“发展之道”,带来美好生活“幸福之道”,诠释着杭州城市的品质和温度。杭州充分发挥“绿道+”的发展潜力,通过“绿道+文化”“绿道+健康”“绿道+交通”等,让绿道“活”起来,更好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绿色生活方式也更深入人心。

绿道建设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宜居城市。生态质量就是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环境。一座生态宜居、绿意盎然的城市,对企业、人才都更具吸引力,能吸引来更多投资和资源。持续变好的宜居环境,既让这座城市成为吸引人才和产业的“强磁场”,也为市民营造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2019年,杭州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将绿道建设列为民生实事项目。生态持续向好,发展有后劲,城市有活力,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也更有支撑。当然,绿道建设并非城市独享,杭州推动绿道建设向郊区和农村延伸,成为撬动乡村美丽经济新支点,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

当前,杭州正处于“亚运会、大都市、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期,被赋予“重要窗口”的重要使命。前瞻“十四五”,杭州正以绿道建设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绿道建设列为“亚运城市行动”健康专项行动,以高品质绿道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生态文明建设脚步铿锵,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向前延伸。

美好的生活,从来不止于经济,还在于舒适的人居环境、普惠的生态产品。多少年来,杭州人一直感念白居易、苏轼两位太守,感恩他们“前人栽树”,留下“绿杨阴里白沙堤”。后人并没止于乘凉,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发扬,丹青妙手点染了多少绿水青山。在绿道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中,杭州正在铺陈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动人图景。

一川如画,两岸诗和,三美天下。南朝史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感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沿绿道溯江而上,感受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诗境、画境与城景融于一卷,人们在此间可居、可游,“美丽杭州”也更加可期可待。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郑莉娜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