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上塘CPU”在线赋能基层减负 “数治”精度提升治理温度
发布时间:2021-01-24 09:50:00

1月19日,拱墅区上塘街道红建河社区小区专员裘翠华,接到中风险地区即将归杭人员信息后,立即通过“上塘CPU”数字治理平台进行信息核实,系统确认该居民为大浒东苑C区居民。裘翠华马上联系当事人,告知疫情防控事项,并引导其预约接受核酸检测,待检测结果确认为阴性、健康码为绿色,才能返回家中。

春节即将到来,对于社区基层管理来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难度加大。“上塘CPU”起到了大作用——今年1月以来,上塘街道各社区依托平台预排查,累计梳理出中高风险等地区关联信息80余条,避免了常规走访、排查及登记可能会出现的信息偏差,第一时间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

今年,上塘街道大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在原有“社区微脑”等分支平台基础上,推动治理机制由“分割”向“协同”转变,升级打造“上塘CPU”,向辖区33个小区、11个工地、16个园区延伸触角,归集40余万条街域治理数据全部“蓄水入池”。

疫情数据每天都在发生动态变化,“上塘CPU”如同中央处理器,不仅能够实现分散数据的有效结合,更能打通上下数据接口,以最短速度将社区排查的数据上报给区级有关部门,实现“一个平台汇集所有数据”,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道”五级治理的有效防疫机制,整体运作效率大幅提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信息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实践。

早在2014年,上塘街道就在拱墅区率先试点探索数字化治理模式,辖区的善贤社区通过最初研发回迁安置社区管理小程序,到如今变成集聚了物业报修、社区报料及社区活动等20多项服务模块的数字治理平台,实现了从单纯意义上的治理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的“数治”转变。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各部门不断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也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做法。就拿“上塘CPU”来说,正是通过开放数字生态,承接城市大脑、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等下沉业务,有效解决社区基础数据不全、报表多头重复统计等社区负担。

据悉,“上塘CPU”设有“工作版”和“生活版”两个版本。以善贤社区来说,一端接通社区工作人员,一端连着居民,对于街道、社区而言,“数治”下的工作量不增反降。

“社工走访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小程序‘工作版’,将问题和最新信息实时记录,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台账无纸化,方便高效,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高效性和精准度。”善贤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沈敏芳说道。

“上塘CPU”数字治理平台运作以来,预计每月至少为社区工作人员释放11%的工作时间,减少每人平均50余张繁杂报表报送任务,街区管理力量节省61人,累计节省行政成本300余万元。

基层需求在哪里,“上塘CPU”就运转向哪里。目前,街道不断拓展“上塘CPU”的衍生功能,例如“党建红网”系统,依托居家老人安全预警、居民问题报料、垃圾分类抽检结果以及微心愿留言模块,将党员与居民关联起来,实现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小区专员、物业、业委会、党群志愿者及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共同协作参与治理的大格局。

下一步,该街道计划将“上塘CPU”数字治理平台在辖区全面铺开,将蔡马“智享家”、拱宸“零跑时代”等小程序、轻应用嵌入上塘“CPU”,有效调度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小区专员力量开展各类治理,全力打造数字治理新模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冉 通讯员 桂慧君 楼昊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