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 开学以来,育才京杭小学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光盘币”,只要学生当天中午做到光盘,就能获得一个作为奖励。
光盘币数量每周五进行一次统计,学生们都对这件事很上心,它直接影响到文明班级的评选结果。
光盘一次发一个光盘币
每周五统计一次
日前,记者来到育才京杭小学。中午12点多,孩子们陆陆续续吃完中饭,端着餐盘在教室外排队。
排队干啥?等着领光盘币呢——学校自制并发行了一种鼓励孩子们光盘的“货币”。看看他们手中的餐盘,一点剩菜剩饭都没有。
一位男生站在队伍最前端,手里拿着一堆光盘币正在进行发放,随之一起给到的还有一张“你真棒”的表扬卡。拿到这两样奖励的同学心满意足地进了教室。
这边午饭接近尾声,那边学校食堂已经有学生代表在统计光盘币了,“我有一种数钱的感觉。”“我们班数量比上周有进步了。”“快让我看看排名,我们班挤进前五了吗?”
每餐三个菜
再加上时令水果
要想让孩子光盘,还得从源头下点功夫——把菜做得让孩子爱吃。
今年受疫情影响,孩子们都在教室内用餐。每天中午11点左右,是食堂阿姨最忙碌的时段,她们要把午餐放在保温桶装好,并送至各个楼层。
“我会提前一周在学校公众号上公布下周菜品,每天中午食堂师傅烧好菜后,我再去拍照,上传到钉钉上让家长看到实拍菜品。”学校后勤部杨老师说,学生用餐要考虑安全,菜品要丰富,又要考虑营养均衡,需要花很多心思。
学校目前的中餐餐标是12元每人,会给孩子准备三个菜:一个大荤、一个半荤、一个素菜,确保至少有一个是孩子爱吃的。米饭的蒸煮会混一些杂粮,更有营养,每天不一样,有时是小米,有时是紫米,采访当天记者看到是红枣。
根据杨老师的介绍,大荤的菜会从猪肉、海鲜、鸡鸭、牛肉这些类别里选择;半荤有炒三丝、炒三鲜、宫保鸡丁、肉末蒸蛋或者回锅肉;素菜一般选当季蔬菜,比如花菜、丝瓜、葫芦等。
每餐带有一种应季水果,有西梅、梨子、香蕉等。
根据孩子年龄和喜好
每月做调整
每天早上,值班老师会在食堂验菜,看看是否有缺斤少两,菜品是否新鲜,有没有变质。
食堂的吴师傅,之前在酒店做了十余年大厨,来到学校之后,每天会花不少时间在研究菜品上,近期的牛排、蒜子黄鳝、黄豆烧猪脚口味深受好评,家长们看到学校晒的菜谱也很激动,夸学校做得实在。
听杨老师说,后勤部每个月会召开会议,就平时孩子们喜好的菜品进行讨论、优化。针对不同年纪孩子的喜好,也一直有留意。
比如一二年级孩子,很多在换牙,不爱吃西芹这类容易塞牙的菜;小孩子要保护视力,得多吃胡萝卜,但是很多孩子不爱单吃,食堂就变着法儿地在花菜或者西葫芦里加上胡萝卜一起炒,红红绿绿颜色也好看,孩子喜欢。
杨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孩子偏爱红烧,基本保证每天有一个红烧的菜;五彩虾仁这道菜也很受欢迎,颜色丰富,口感又好,主要还是不用剥虾。
不过,四季豆、动物内脏一般吃得少一些,一个是怕翻炒时不容易烧熟,另一个是对清洗要求比较高。